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了解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以及人类对其影响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3.理解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一种综合多种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理解我国自然区域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我国地势图、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图等,分析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树立区域差异的思想,从而提高对环境客观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及界线,三大自然区各自然要素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情况。
●教学难点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基本因素——地貌、气候。要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地貌、气候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环境整体中发挥的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利用自制投影片或课本地图进行启发式读图分析的方法,解决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对各大自然区的特点,采用学生自学后的列表比较及综合联系分析的方法。
●教具准备
1.自制投影片:我国地势分布图,我国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我国三大自然区图,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以上最好能制成复合式投影片)
2.我国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比较表(投影片)
3.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在学习了高一的系统地理和高二的选修地理的基础上,今天起我们将开始探讨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方面的知识。作为国土整治的开篇,本单元首先研究了解的是我国的区域差异知识。
(板书)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承转)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水平等也有明显不同,由此构成了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区域差异显著。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情况,我国可以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讲授新课]
(板书)§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复习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或教师提示后,请继续学生思考分析这两大特征: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
(教师归纳)组成各自然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某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都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虽然每个自然区域都具有区域整体的特征,由于各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的不同,各地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却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而使各地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下面来看看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关情况:
(依次出示复式投影,让学生复习回忆)
我国的地形分布图、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1.读“我国的地形分布图”,请同学说出我国地势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读“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请同学说出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原因(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终年气温较低)。
3.读“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请同学说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海洋上来的水汽的影响,离海远近及受夏季风影响的情况,就影响到了其降水的多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教师归纳)综合我国地貌和气候这两大要素,以及各地的土壤、植被情况,我国自然地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根据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按照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的办法,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出示三大自然地理区分布图)
(总结)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它们都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
(画图)分发空白中国政区图
要求学生在空白图上勾画出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范围及分界线。
(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400 mm降水量等值线;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 m等高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板书)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东西差异大
气候——气温南北差异为主;降水东西差异为主;季风影响差异
(教师指图讲述)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青藏高寒区属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单元是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的面积、人口等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烟稀少。
(投影)三大自然区的面积、人口比较表:
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面积比
45%
30%
25%
人口比
95%
4%
1%
(重点突破)各大自然区的差异,我们可以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来掌握。
下面请同学们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学课文“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并联系自己已有的初中地理知识,填好下表:(看下面的投影表格或叫学生直接填在课本P5上)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气候
植被
土壤
水文
人类活动
(板书)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注意自然区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展示投影表格)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10月
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高寒,风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植被
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
荒漠,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
土壤
林下发育,淋溶性强
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
土层浅薄,多冻土
水文
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
内流河,大河源头,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人类活动
广泛而深入,主要农耕区
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业为主
(板书)
东部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
青藏高寒区 高寒
(拓宽加深)对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展示表格的同时,教师要作一些提问和知识补充。
比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包括了三种季风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它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如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等少数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缘故,形成旱季(东北季风盛行季节)和雨季(盛吹西南季风)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因素,形成季风环流,导致季风气候的形成,其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旱;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候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气候十分干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大部分为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物种类少等。
(学生讨论)自然区内各自然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每个自然区中影响形成这个自然区的地理要素有多个,但有一种或几种是起基础作用、主导作用的因素。同学们要注意认清主导因素,像上面说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距海洋遥远是主导因素。而对青藏高寒区,关键要抓住其“地势高”这个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三大自然区各自的主要特点。同学们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界线,以及各区的一些基本特征都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课后希望大家还要在图上落实,适当练习。下面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投影显示)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地貌、气候
B.植被、土壤
C.热量、降水
D. 400 mm等降水量线和3000 m等高线
答案:A
2.下列盆地位于东部季风区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答案:C
3.我国东部季风区同一性主要体现在( )
A.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位于同一热量带
C.位于同一干湿地区 D.均受夏季风影响
答案:D
4.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都较平坦,海拔在500 m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均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答案: C
5.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
答案:D
6.属于非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答案:B
7.下列地理现象与其产生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风力作用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境
D.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答案:A
8.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少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答案:D
二、综合题
9.读“中国轮廓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虚线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用实线画出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种干湿地区。
答案:(1)略 (2)5 4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一、划分依据
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东西差异大
气候 气温南北差异为主;降水东西差异为主;季风影响差异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
青藏高寒区 高寒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