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考纲要求】
1.高考要求:(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热点:(1)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结合海洋等温线图,判断南北半球、洋流流向、洋流性质等。特别关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3)以热点区域或时事图表资料为切入点(例如索马里海盗问题),考查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
1. 考点分布:2012海南卷地理1~2;2012北京卷文综3。
2.高考命题趋势:(1)以洋流和等温线知识为基础,联系洋流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进而判断南北半球、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全球气候异常事件,特别是2009年罕见的旱灾、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等热点问题,考查海洋局部水温异常变化的成因及其影响等知识。
【自主学习】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________地沿着一定方向做________的流动,叫做洋流。
2.按性质分类
3.影响因素
4.分布
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
太平洋
D________、E北太平洋暖流、F______________、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________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________
大西洋
J____________、K北大西洋暖流、L 、M加那利寒流、N________、P
印度洋
Q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__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______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__________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____________作用;寒流有__________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______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________渔场、日本的________渔场。
(2)上升流:______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约______,加快______。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______,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带来的冰山对海上航运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
【学习探究】
〖互助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寒暖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3.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气候有何差异?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组成环流的洋流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
太平洋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大西洋
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
印度洋
北印度洋
南印度洋
例1.读图完成(1)~(2)题。
(1)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实例
气候
水热平衡
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大陆沿岸气候
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
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气
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等渔场
上升流
秘鲁渔场
海洋污染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残留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例 2. 读表,回答下题。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4
728
水温/℃
14.7
16.4
17.4
18.4
19.1
19.7
20.3
20.8
21.2
该海域沿岸………………………………………………………………………………………………( )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
答案:
〖变式达标〗
读“地球近地面部分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四个风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区东部季风的形成与①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很大关系
B.受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为温和湿润
C.受③风带影响的地区降水量很大
D.③④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密度流、暖流、自东向西
C.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 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
右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4.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5~6题。
5.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A.秘鲁寒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6.如果a、d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 )
A.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荒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回答9~10题。
9.在下列世界著名的渔场中,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域的是…………………(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10.当“拉尼娜”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说出1月份H洋流的流向: ,性质: 。
(2)A、B两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①②③④四地,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填字母),该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4)E洋流沿着________大陆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年份,_____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
2. 洋流的形成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此外,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规律性,以及地转偏力和海陆轮廓的影响,全球形成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两大洋流系统,如下图。
3. 洋流的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1) 按成因 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2) 按性质: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
4. 洋流的分布规律
由于海陆轮廓和季风的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局部海区与上图有一定的差异,下图为世界洋流实际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总结出全球洋流分布如下:
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
热带、副热带海区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流向与各自半球的反气旋一致;大洋东为寒流,西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为暖流,西为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流动,冬季相反
南半球40o~60o海区
形成西风漂流;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流动;性质为寒流
5.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3) 对海洋生物
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4) 对海洋航运: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最佳航线的选择
(5) 对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6.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对气候影响-太平洋东岸出现暴雨引发洪涝,西岸出现干旱引发火灾
(1)厄尔尼诺的影响
对渔业影响-使秘鲁沿岸渔业减产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个数增多;
(2)拉尼娜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降雨偏多;
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易出现旱灾
【课后作业】
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回答1~3题。
1.图示中四洋流主要由盛行风作为形成动力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示大洋环流位于……………………………………………………………………………………( )
A.大西洋中低纬海区 B.太平洋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3.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B.洋流③对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C.顺洋流④航行,可以从东亚到北美
D.a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T1和T2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5.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读下图,完成6~7题。
6.在上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7.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由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下图为“花环式海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 )
A.美国东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亚洲东岸的寒流
9.该洋流可能………………………………………………………( )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右图所示为“局部海域的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洋流影响所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必定为寒流
B.甲、乙两处必定为暖流
C.甲处可能为寒流,乙处可能为暖流
D.甲处可能为暖流,乙处可能为寒流
11.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洋流一定会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B.该图的中心部分为甲、乙两处洋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C.乘海轮自北向南经过甲、乙两处时,都是顺着洋流,速度可以加快
D.如果乙处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则甲处易受影响
读图,完成12~13题。
12.在图中A处放一漂流瓶,受洋流的影响,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南美洲西海岸 B.亚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13.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洋流是莫桑比克暖流
B.从成因上看应该为密度流
C.加剧了沿岸地区的湿热程度
D.在其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世界著名大渔场
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
15.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B.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16.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了8.8级特大地震。读“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的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B洋流在性质上是______。
(3)C河流为亚马孙河,其河水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
(4)秘鲁和智利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17.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 (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到了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______(双选)。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大渔场?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思路点拨〗例1.(1)B (2)C 2.C
〖变式达标〗1.B 2.D 3.D 4.C 5.D 6.B
7.C 从图中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22°C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北)弯曲,说明该海域温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低,是受到寒流的降温作用所致。故本题选C。
8.B 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可知,该地的气候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而图中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丙地位于南亚,丁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乙地位于非洲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正确选项为B。
9.A 纽芬兰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故选A。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与秘鲁沿岸的上升流有关,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形成。
10.D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水温持续反常偏冷的现象。A、B、C三项所述现象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理解本题主要抓住以下关键点: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海域上空的热力环流进一步加强,即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进一步增强,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台风、暴雨增多。故排除A、B、C三项。
11.(1)东北—西南(逆时针) 暖流 (2)A、B两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沿岸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3)①③
12.(1)南 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 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A、B、C、G (3)A 秘鲁寒流 (4)澳大利亚 东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5)A 厄尔尼诺 (6)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解析 第(1)题,根据洋流系统的流动方向可以判定该图为南半球。第(2)题,流向赤道方向的为寒流,反之为暖流;需要注意的是,西风漂流为寒流。第(3)题,因为南美洲南端陆地对强大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使得汇入秘密寒流的水量大增、流速加快,故秘鲁寒流显得强大。第(4)题,E洋流大致位于150°E附近,且流向高纬,应为澳大利亚暖流;沿岸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第(5)题,A洋流所在海面水温偏高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第(6)题,由于冬半年高、低纬间温差大,西风强劲,故西风漂流强大,海面风浪大。
【课后巩固】
1.D 2.C 3.B 4.D 5.A 6.B 7.B 8.C 9.C 10.D 11.A 12.C 13.C 14.C 15.B
16. (1)秘鲁寒流 此处为上升补偿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
17.(1)北 (2)图略(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4)AB (5)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