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教材抓基础】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导致了 现象,有此各地 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 节律。 2、地球上 运动的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 。 【重难点解读】 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判读方法: 自转法: 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 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 方位法: 晨线----夜半球东侧、昼半球西侧的昼夜分界线。 昏线----夜半球西侧、昼半球东侧的昼夜分界线。 例1、如果用a表示晨线,用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特点: a.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一个大圆(圆心为球心的圆),且平分地球。 b.晨昏线组成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角为0°。 c.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二、水平运动物体偏移规律比较 地区 规律 纬度越高 运动速度越快 影响举例  北半球 向 偏转 偏向越大 偏向越大 ①对水流的影响:a.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b.洋流的偏向与环流形成 ②对气流影响:风的方向与大气环流的形成 ③促进全球热量和水汽的交换  赤道 无偏向       偏向越大 偏向越大   南半球 向 偏转      例2、如右图所示: 岸受到的冲刷作用更强; 岸受到的冲刷作用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与小岛相连。 丙 丁 三、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东加西减) 例3、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该地的经度是 A.116°E B.124°E C.104°E D.126°W 四、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时区数=(某地经度+7.5°)/15°(得数取整) 北京(116°E)所在东八区,所以东八区的区时即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时间。 例4、行程问题举例: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8点起飞,飞行2个小时后到达东京,到达时东京几点? 答:11点。 五、日界线 0时经线 180° 新一天 旧一天 旧一天 新一天 加一日 减一日 ①地球表面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②180°经线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动,0时经线在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推移。 ③180°经线是几点,地球表面新一天的即为几点×15°。 ④当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成两个日期。 ⑤当0时经线在东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⑥当0时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例5、 1.右图中①、②两地的时差为 A.2小时 B.22小时 C.24小时 D.18小时 2.右图中②地为6月21日9点,则①地为 A.6月22日7点 B.6月20日11点 C.6月20日9点 D.6月21日9点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