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能区别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 2.了解造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四大因素,着重理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结合示意图和实际问题,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及形成。 2.历史、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两种城市地域结构特点进行区别;结合示意图和实际问题,运用问题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四大因素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示意图或自绘挂图、版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它主要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在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居住、商业活动和工业生产等城市各种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也不同,这就是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有许多种,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 [讲授新课]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板书)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板书) 1.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板书) (导学、设问)请同学们首先来读图分析,认真阅读2.11、2.12两幅图,然后来思考以下问题。 (1)两种城市地域结构各呈什么形状? (2)两种类型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 (师问)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一说:这两种城市的地域结构各呈什么形式? (生答)第一种为同心圆式,第二种呈扇形或者楔形。 (师再问)同心圆状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生答)它的市中心为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或者说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公共交通的集中点。其他功能区围绕着城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居住区和文化区分布在市中心附近,工业区则分布在城市的郊外或远郊区。 (师问)呈扇状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哪些特点呢? (生答)这种形式与同心圆状比较,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位于市中心及其外缘,而工业区围绕着交通线路呈扇状或方格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 (设问、承转)城市地域结构的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板书) (学生活动) (师问)为什么许多大城市的市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呢? (生答)因为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对商业活动有很大的吸引力。 (师问)我国首都北京的市中心为故宫、天安门广场,并不是中心商务区,这又是为什么? (生答)北京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几个朝代的都城,而故宫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代表封建权势的皇室宫殿。建国后,北京又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所以,北京的市中心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 (师问)许多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外缘地带或远郊区,这又是为什么? (生答)因为大多数工业(尤其重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把工业区布局在距城较远的地带,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教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很全面。可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的历史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 (承转)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形成的。我们在高一《地理》(下册)中曾学过: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变来的。当城市还是一个小城镇时,城市地域狭小,各项功能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功能区。那么,为什么在城市里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城市分区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来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板书) (一)历史因素(板书) (导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大大小小的众多城市中,有不少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直到今天,一些城市还深深地留着历史的痕迹。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呢? 1.原有基础决定现状(板书)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有许多历史名城,如六朝古都长安(今西安)、首都北京(历史上称大都、北平)、开封(宋代都城,称汴京、汴梁)、洛阳、杭州、南京,山西的大同、平遥等城市。 (讲述)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对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天津的海河及其历史上的漕运地位就决定了历史上天津商业中心近海分布的特点,目前的城市商业中心仍然是在这一带的原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再如杭州市的西源、重庆市的山丘均对它们各自的城市地域规划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事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城市聚落形成的初期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一影响逐渐演化为历史烙印,即历史基础。如上海外滩的旧商务中心的形成及其对浦东区新商务中心的影响就是典型一例。此外,形成历史性因素的还有社会经济方面的背景因素,如北京的故宫及其他皇家园林和设施的分布,对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毛泽东纪念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这里既有历史的沿革,又有古今对照,也是政治文化功能区确定的重要依据。可见,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承转)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城市功能区也在发生变化。 2.功能分区也在变化(板书) (教师讲解)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在进行旧城改造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可用当地实例来说明)。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又如在西方的一些城市,以前高级住宅也建在市中心的边缘;后来,由于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在小汽车进入家庭后,居住在近市中心高级住宅区的人开始转向郊区,留下的房屋往往由较低阶层的人前去填补。现在,有些市中心边缘的住宅多呈破落而成为贫民区。这从上一节课的2.8图中便可看出。 (过渡)历史已成为过去,城市的土地利用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板书) (引导、设问)同学们大都逛过商店、买过东西,设想一下:是处在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好呢,还是处在城市郊区的商店生意好? (生答)当然是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好。 (师问)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在市中心的地理位置优越,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客流量大,所以处在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必定兴旺。 (师问)那么,处在市中心的商店每年所交的租金(地皮费)与处在市郊的商店一样吗? (生答)不一样。位于市中心的商店所交的租金要高。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下来要学习的问题。 (打出图2.3,投影胶片或使用挂图、板图)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结合图下小字来理解) (教师设问)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中的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对于每一块土地来说,究竟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生答)取决于付租的高低。 (师问)从图上看,哪一个处在市中心附近呢? (生答)商业区。 (师问)从图中可看出,距市中心越近,付出的土地租金越高,那为什么商业区还要非处在城市的中心呢? (生答)因为商业靠近市中心,才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商业企业家才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师问)为什么住宅区也要靠近市中心呢? (生答)因为这一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已下降,但是住宅建在这一地区,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所以这一地带就形成了住宅区。 (教师补充)这只是一般情况。靠近市中心的工业,主要是指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而且规模不太大。而对于一些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的重工业,如煤炭、化工、钢铁企业,则分布在市区的外缘,或者说在政府的干涉下已开始向市区边缘外移,这一点我们在上节课中就已经提到。 (师问)为什么工业区要远离市中心呢? (生答)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过渡)不仅距市中心远近影响着地租的高低,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它的租金也是很高的。 (板书)  (分析)地租最高峰处为商业中心用地,说明这个地方不仅位于市中心,而且交通非常方便,即通达度好。离开市中心后,在与其他道路(城市外环路)相交处形成了次高峰。这说明在道路两旁、两条或多条道路交汇处通达度较好,而通达度越好的地方地租越高。 (过渡)城市人口是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人组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相应地也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社会因素对城市住宅区分化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板书)  (引导、设问)影响住宅区分化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的高低、知名度和种族三个原因。那么,这三者是怎样影响住宅区分化呢?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分析)收入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由于人们收入的多少不同,表现在住房上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收入高的人,不仅住的房子位置好、环境优雅,而且住的面积也大,质量也好,各种设备齐全,甚至室内装修也很讲究;收入低的人,住在筒子楼、面积狭小、破旧拥挤的房子中,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小,而且环境状况差,卫生设施缺乏。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还配套有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生活方便,环境优美;而低级住宅区则拥挤在内城(老城区)和工业区附近,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在一个城市中,高收入住宅区与低收入住宅区一般相距很远。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知名度对于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城市中,由于某些地区在历史上、文化或经济等方便具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将新的住宅建在该处可以提高身价与地位,增加知名度。例如,住在省政府、市政府附近或与政府机关处在同一条街上的人,会认为住在此地可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再比如,历史上曾经在某地出现过一位名人,那么后来居住在此地的人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可见,知名度无形中就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在高收入阶层居住区里居住,往往被认为是身份与地位的体现,对于上层阶级来说颇有吸引力,所以尽管租金很高,也愿意入住。 种族对住宅区的影响主要是在西方国家有宗教信仰的城市,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表现得较明显,如唐人街、黑人区就属于典型的种族居住区。 (承转、过渡)除以上三大因素对城市住宅区的分化有直接影响外,一个地方的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来规划、建设改造一座城市,规定哪个地方建工厂,哪个地方盖住宅,哪个地方起商业大厦等,这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四)行政因素(板书) [课堂小结]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不仅要综合考虑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也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各个因素并不是同时对每种功能区都起作用,某个地区、某个城市,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应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板书设计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 1.原有基础决定现状 2.功能分区也在变化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行政因素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