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考点搜索】
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个开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土整治的概念、意义、我国进行国土整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我国实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以后各单元讨论典型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纲要
◆重要图释
1、图2.2 “中国防护林体系规划示意图”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图中深绿色区域为“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浅绿色区域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紫色区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其中“三北”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
【学习策略】
应用系统地理知识,结合国土整治实例,说明区域资源的优势和治理的限制性因素。
【教学内容】
一、前言
1.国土的概念
国土(国土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的总和,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狭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和气候资源等)。
2.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土资源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我国国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
(1)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
(2)开发现状:①开发利用具有多样性;②开发程度和利用率比较低;③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4.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因地制宜进行国土整治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土整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
二、国土整治
1. 国土整治的概念
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拟订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2.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大背景
表2-1:
我国国土整治的大背景
国土整治的原则
项目[来源:][来源: ]
内容[来源: ][来源: ][来源:]
自然条件
地域差异
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各地区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构成、生产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
我国的国土整治必须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国土利用
①自然资源总量多,但人均拥有量少,耕地、森林、草场等后备资源不足;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之间严重失调,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紧张;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较低
3. 全国性国土整治工作
全国性的国土整治工作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程,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跨流域调水工程、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四种类型。实施原因及其代表性工程如下表所示:
表2-2:
类型
开展原因
代表性工程
成效
大江大河的治理
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①中上游兴修水库;
②中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
减轻和缓和了洪涝灾害。
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佳。
①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②北水南调工程(嫩江、松花江
辽河);③引黄工程
解决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我国的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盐碱化、台风灾害严重。
①“三北”防护林工程;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③沿海防护林体系④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
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海洋国土辽阔,海岸线绵长,海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
已列出国土整治总体规划,正在付诸行动
[经典例题1](2001年上海卷)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图2-1)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道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与 。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南水北调”工程等热点知识,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的水引入淮河、黄河、海河,以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东线工程是指: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穿过黄河后水可自行流至天津,图中的A河段在黄河以北,可以自流输水。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有:①节约用水,特别是农业灌溉;②防止水污染,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污水;③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滥垦、乱伐、乱采的现象,以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地表径流 (2)京杭运河 (3)海 黄 淮 (4)A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三、区域发展
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和浦东开发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
3.区域发展的重点
表2-3:
区域
主要限制性因素
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
东北地区
热量不足、水土流失
开发农林资源,
大力发展商品农业
黄淮海平原
洪、涝、旱、盐碱风沙
中低产田的治理
南方低山丘陵
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北地区
水源缺乏、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
三峡地区
中下游多洪涝灾害
三峡工程建设
西南地区
交通落后
交通运输建设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6题为双项选择题)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下列工程不属于国土整治工作范畴的是 ( )
A.“三河”和“三湖”治理
B.南水北调工程和北水南凋工程
C.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D.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3、我国进行国土整治工作的难度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更大些,这并非由于 ( )
A.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我国地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C.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
D.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快但基础薄弱
4、下列属于国土整治范畴的有:①国土开发;②资源利用;③环境保护;④国土立法(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分布在我国非季风区域内的河流水、湖泊水都属于
( )
A.国土资源 B.水产资源 C.淡水资源 D.自然资源
6、对上海浦东地区进行的总体部署属于 ( )
A.国土整治 B.国土保护 C.国土规划 D. 国土管理
二、综合题
7、读“中国防护林体系与规划示意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的防护林带的名称:
A ,B ,C 。
(2)各防护林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 ;
B ;
C 。
(3)其中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
(4)A防护林体系的范围大致与我国的 自然区相吻合,区内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1、D 2、D 3、C 4、D 5、AD 6、AC 7、(1)三北防护林体系 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 沿海防护林体系 (2)防风沙、防止水土流失 防止水土流失 防台风 (3)三北防护林体系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土地荒漠化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