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片、音像资料。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流域开发奠定了基础,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也会影响流域的开发。 今天我们就综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来探讨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推进新课 板书: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师 河流具有供水、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致使流域附近开发历史较早,田纳西河流域也是如此,18世纪下半叶就已成为美国较为发达的农业区。 师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出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请学生说一说田纳西河流域主要分布的农业带是什么,为什么? 生 棉花带。 师 美国棉花带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因为这里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灌溉便利,利于棉花生长。 师 早期田纳西河流域不仅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而且森林繁茂,整个流域山清水秀,自然环境非常宜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人类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大增加。 板书: (一)开发 师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阅读以下材料,思考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带来了哪些开发者意想不到的结果及其产生的原因。 课件展示: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材料二:19世纪后期,流域内的森林被大片砍伐,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 生 略。 师 (点拨)  板书: 18世纪下半叶:发达的农业区,环境优美 19世纪后期: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20世纪30年代初: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 (二)后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恶化 (三)原因:人口激增 师 了解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就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大,流域的开发利用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如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据考古发掘,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仰韶文化遗址,进入20世纪,黄土高原人地矛盾更加突出,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学生阅读以下材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在植被遭受人为活动破坏之前,沟谷系统已在发展,水土流失现象在黄土高原已经存在。但是,从近数十年来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动态来看,随着地壳上升,气候干旱、植被破坏和人类加速活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土壤侵蚀日益恶化。据科学工作者通过对泾河、洛河和河口镇至龙门区间13条面积大小不等的流域综合分析,认为人为加速侵蚀大于自然侵蚀,占总侵蚀量的60%~70%。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对陕西安塞县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植被减沙规律计算出的黄土高原安塞县的自然侵蚀占目前总侵蚀量的2.03%~16.76%,平均值为9.55%。反过来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为加速侵蚀少则占总侵蚀量的83.24%,多则占97.97%,平均占90.45%。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造成河道淤积;二是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过度开荒使地表植被覆盖越来越差,在暴雨的作用下,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迫于人口的压力,又不得不继续在陡坡上开垦。由于生态因子恶性叠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加大了开荒扩种的潜在危险。 【例题剖析】 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因果关系,把下列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示意图中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需要更多劳动力 D.自然灾害频繁 E.土地退化 F.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2)根据图示,引起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恶化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A、B、E、D、F、C (2)人口增长 师 受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约,不管是田纳西河流域还是黄河流域,人类在流域早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获取良好效果,掠夺式的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为此人们该吸取哪些教训? 板书: (四)对策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 生 略。 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大力发展科技;开展河流的综合治理等。 板书: 综合开发治理 师 (教师出示地图)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分析: 1.墨累—达令河流域的自然概况。 2.墨累—达令河流域降水较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生 略。 师 (提示)1.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地处澳大利亚中部平原,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井水盐分太高,不宜用来灌溉,一般可作牲畜用水。 2.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3.灌溉增加,导致径流减少,湿地减少,地下水上升,生态环境变化,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搞清水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适度灌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域的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流域的开发须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