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部地带、中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理解各个经济地带应当根据各自优势和问题确定其发展方向。 2.了解三个经济地带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做法,理解协调发展对缓解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扩大趋势上的作用。 能力目标 能正确分析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以及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该经济地带,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劣势的了解,以及各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优势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法和学生讨论分析法 ●教具准备 1.“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1999年三个地带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扇形图 2.我国重要农业基地统计表,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比较表,中国政区空白图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示意图的投影片,三个经济地带比较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三个经济地带各自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讲授新课] (板书)§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一、东部地带 (承接)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相比其他两个地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出示投影)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读图回忆)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哪些?其中最具实力的工业基地分布在哪个地带?这些地区工业发展又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 答: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等。它们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具有沿海、交通方便,农业基础好等优越的区位条件。 指图识图:请学生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工业区的位置与名称。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出示投影)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比较表 工业基地 特征 主要工业中心  沪宁杭工业区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沈阳、大连、鞍山、本溪等  京津唐工业区 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等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广州、深圳、珠海  (板书)1.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教师分析)东部经济地带湿润的气候、低平的地势以及江河下游肥沃的土壤,也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里既有商品粮基地,又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还有海洋渔业基地,使得东部地带的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东部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如果说东部地带在工业和农业这两个方面具有的是相对优势的话,它在交通、国际化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四个方面,则具有绝对的优势: ※交通:铁路、公路、内河水路合计长度,占全国总长度的36.5%。 ※国际化:(出示“1999年三个地带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扇形百分比图)图上显示,东部地带商品出口额占全国的91.6%,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87.8%,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里也可结合家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分析比照) ※科技水平:出示下表说明(投影) 地带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个) 高等学校数(所) 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人)  东部地带 2364 350 907437  中部地带 1936 266 378919  西部地带 1122 165 258654  (承转)以上数据不要求大家记住,但从中可以了解我国三个地带科技水平的差距。当然,即使是同一地带内部也还是有差别的,就东部地带来看,沪宁杭及一些大城市其优势要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本地带内的每个省市并不是都具有同样的优势。并且,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思考)请同学们分析说说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 (板书)2.存在问题 (学生简单回忆分析后)总结:①能源和原材料的不足比较突出。②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③一些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④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下游的防洪问题等。 (总结回答时,最好能结合已学过的知识,举些实例,并分析其成因等) (启发提问)针对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问题的分析,根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东部地带在今后的发展中宏观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板书)3.发展方向 (学生分小组讨论) (1)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使其对内成为全国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对外进一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的基地,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料不足、北方缺水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农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产业和高档次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在讨论分析总结过程中,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实际,举一些实际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设问:东部地带三个发展方向中哪些是发挥地区优势?哪些是解决存在的不足?它们又是分别发挥了哪些优势?解决了哪些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过渡)按照学习东部经济地带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西部地带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板书)二、中西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地处我国的腹地,占据着我国广大的区域面积。本地带在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具有长足的优势。 (指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分别出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和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等) ①中西部地带有哪些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基地? (煤炭基地:山西的大同、平朔、阳泉,黑龙江东部的鸡西、鹤岗,内蒙古东部的三大露天煤矿等。大油田:黑龙江大庆等。水电基地:葛洲坝、三峡、西南三省和黄河上游地区的水能等) ②说出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基地。 (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江西大余的钨、德兴的铜,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贵州铜仁的汞,甘肃金昌的镍,青海的锂、钾盐等) ③本地带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东北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东部有广阔的天然牧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东北和内蒙古的甜菜生产,以及棉花、油料作物生产等,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本地带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3.7%,其中林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5%,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7.2%) ④中西部地带的重要工业城市及交通、外贸方面有什么特点? (哈尔滨、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太原、包头、大同、郑州、洛阳、长沙、株洲等城市均为我国的工业中心;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对外贸易通道需要经过东部地带,在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境贸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⑤自然位置上与多个国家接壤,在我国日益走向开放的今天,具有发展沿边经济贸易的优势。 (本带拥有我国绝大多数的国境线,与14个国家接壤——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板书)1.主要优势 (承转)在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中,中西部地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地带,这有其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及历史等原因造成的。 (板书)2.存在问题 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基础设施较落后,铁路运输能力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2)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问题; (3)东北林区森林的过度砍伐问题; (4)黄河中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问题; (5)长江中游荆江段的洪涝问题; (6)日益严重的风沙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该地带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其经济的发展。 (板书)3.发展方向 (学生讨论后)总结: (1)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的开发,使中部地带进一步成为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这是中部地带发展的根基所在。特别是要抓好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与长江中游的综合开发,以此为重点突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读课本图1.15“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柱状图。 (2)加强东西向运输通道的建设:既要开辟晋煤外运干线,以利于保证山西煤炭的及时大量运出,又要大力开发长江航运,与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发挥综合运输的巨大优势,积极发展与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横向联系,扩大对外经济贸易。 (3)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经济作物、林业和淡水渔业的稳定增长,使其成为商品粮和农林渔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 (4)生态环境建设:搞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保护天然林资源,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推进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 (读课本图1.16“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县分布”) (5)大力发展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沿边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承转)党中央在二十世纪末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经济的大发展带来的契机,下面请读图:西部大开发范围示意图。 (板书)三、西部大开发 读图说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的省市区。 (从地域着看,西部大开发划定的区域除了西部地带外,还包括了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共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了人国陆地总面积的70%,人口占全国的28.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很小)  ※“十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重点建设的四大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其中三项都与西部地带有关,为西部地带的大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出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示意图的投影片,作一简要介绍) 通过对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地带的发展重点都不一样,为了实现三个经济地带的共同发展,三个经济地带除了要因地制宜、按各地带特点安排开发国土整治的重点外,还应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使东、中、西三个地带的经济能协调互补发展。 (拓展)三个地带的协调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地区间的协调,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应逐渐有所缩小,或至少应把地区间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人们的社会心理所承受的范围内;二是产业间的协调,即各地区产业的发展应该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逐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不同的产业特色:东部地带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部地带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西部地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国家急需资源。 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地区差异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现象。在三个地带中,东部地带已经快步发展起来了,中部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因处在承东启西的位置上,在协调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方面可以就近利用东部沿海经济地带作为跳板,直接接受东部地带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经验,就近销往东部沿海市场,同时以沿海对外开放地带为窗口,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途径;另一方面,中部地带利用紧靠东部沿海地带之利,在技术、人才、资金、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带实行互补,各尽所长,互利互惠,借以促进中部地带经济潜力的发挥。除此以外,中部地带还可利用本地带背靠西部地带的条件,把从东部沿海地带吸收消化了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就近向西部转移,以提高西部地带的经济,实现与西部在经济上的互补。 [课堂小结](出示投影表格) 经济地带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地带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便利,城市化、科技化、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 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展  中西部地带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国境线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好 山西煤炭外运不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垦、过伐、过牧及风沙危机等,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交通等落后,土地荒漠化严重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水利、交通等建设,发挥沿边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西部大开发 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  [巩固练习]在我国政区空白图上,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阴影表示东部经济地带在我国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2)说出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 (3)中部经济地带担负着_______的作用,其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 (2)太湖平原,黄淮海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3)承东启西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农业基础等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答案:A 2.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集中了我国四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B.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D.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答案:B 3.关于中部经济地带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铝土、铜等资源储量均占全国第一位 B.交通便利,连贯东西,集中了全国目前大多数的高速公路 C.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广阔的牧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比较发达 D.以俄罗斯和蒙古贸易具有明显的优势 答案:B 4.下列城市,既是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又处在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兰州、乌鲁木齐 B.西安、太原 C.成都、南宁 D.西宁、拉萨 答案:A 5.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的产业是( ) 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③技术密集型④劳动密集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6.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建设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B.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C.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D.商品粮及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基地 答案:A 7.西部经济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大力发展农、林、渔业,使其成为商品粮和农林渔业的生产基地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 答案:D 8.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出现的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三个地带经济差异主要是自然原因差异造成的 B.主要是社会原因,因为东部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C.主要是经济原因,因为东部地区生产力水平高 D.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D 9.下列选项中,符合下图①、②、③圆圈所示范围关系的是( ) A.①东部地带②辽中南工业基地③经济特区 B.①长江沿岸工业地带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C.①陇海-兰新工业地带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沿海地区 D.①东部地带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沿海开放城市 答案:C 二、综合题 10. 读“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分布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在东部地带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是为了把它们建成__________基地;向国内其他地区输送人才的基地;以及向国内输送新技术,提供__________服务的基地。 答案:(1)南通 湛江 北海 (2)对外贸易和海洋开发 咨询和信息 11.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括号内: ①太湖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霍林河煤矿④秦山核电站⑤河南省⑥二滩水电站 A经济地带是( ) B经济地带是( ) C经济地带是( ) (2)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宜建立在_______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_______地带。 (3)A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几方面的优势? 答案:(1)A—①④ B—②③⑤ C—⑥ (2)中部 东部沿海 (3)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城镇密集。 ●板书设计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一、东部地带 1.优势 2.存在问题 3.发展方向 二、中西部地带 1.优势 2.存在问题 3.发展方向 三、西部大开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