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田鲁之精华,造苍平之辉煌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引入】(2分钟)首先请容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刘,名达全,来自平阳。今天来到贵宝地苍南龙港,虽然我们素未蒙面,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我们共饮一江水——鳌江,虽然苍平在行政上进行了区分,但我们情感还是很深的,苍平一家亲嘛。 苍平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鳌江流域,区内自然资源丰富,但怎样能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家乡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目的,就是学习田纳西河流域和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综合治理与开发我们的鳌江流域,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请大家打开课本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与第五节,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田纳西河流域和鲁尔区——取田鲁之精华,造苍平之辉煌。 【会考要求】(1分钟)会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 节次 考试内容 要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b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效益 c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鲁尔区为例,了解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对工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b   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c   以鲁尔区为例,了解传统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c  (会考命题方向):近几年来会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察,主要侧重区位条件分析、原因分析以及治理措施,例如2010年浙江会考的7、8小题,以及2008年浙江会考37题。 【知识梳理】(3分钟)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7——50,及P58——62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知识结构框架图。 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以鲁尔区为例 (点评)这两位同学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很强,结构图条理清晰,全面,大家一起看一下。下面再请大家与老师总结的框架图对比一下,看看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以便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更好地促进复习。 【方法归纳】(2分钟)研究和规划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先要分析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地理条件,得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因此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综合治理对策。 【学以致用】(15分钟)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建设家乡,我们决定成立苍平经济发展智囊团,到鳌江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美国田纳西的成功经验,为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献计献策。 【调研活动】(2分钟)请大家阅读学案导学上的材料一,进行角色扮演。 一、智囊团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环境保护主义团体,大家分成四组体验的角色,进行交流、讨论,并选出本小组的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二、完成考查任务后,每个考查小组需要提交一份考查报告,报告的要求如下: 1、语言规范,字迹、条理清晰 2、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3、每个小组要通力合作完成 三、接着我们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新闻发言人,并接受记者提问。 四、任务分配如下: 政府官员:从气候、地形、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考查鳌江流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经济学家:考查鳌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家: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为鳌江流域的可持续发 展献计献策。 环境保护主义者:通过对比分析田纳西河流域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对鳌江流域综合治 理与开发有什么启示? 【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13分钟) 鳌江流域 鳌江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温州西南地区的主要河流,鳌江总长91.1公里。 鳌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68mm,顺溪南雁一带是降雨中心,年均降雨量2125mm,最高年份(1960年)达到3351mm。流域洪水主要由梅雨和台风雨造成。据埭头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16.3m3/s,最大洪峰3680m3/s(2005年)。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新的典型成灾降雨和洪水更为集中,防御难度更大。而流域的防洪体系建设进度却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流域内重点城市防洪工程标准偏低。同时,由于流域地面沉降,河道淤积严重,城镇面积扩大,湿地水面积和容积减少,调蓄能力减弱,降低了原有水利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流域洪水上涨率和涨幅加大,高水位持续时间增长,排水速度减缓,泄洪排涝压力加大。 鳌江主流流向是由西向东,西部多为高山、丘陵,地势高,鳌江主流上游,从源头文成县桂山乡桂库村至平阳县顺溪镇,属山地溪流,两岸受制于山岩峭壁,全部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曲折,落差大,故在洪水泛滥时,水土流失严重;中游,从顺溪镇至平阳县江屿乡詹家埠(北岸)与小南乡下峥(南岸),两岸水流仍湍急,河道多曲折且常改河道。中游水浅流量不足,已有利于筑堰建渠引水灌溉,但仍无航运之利;下游,自詹家埠、下峥至河口,为感潮河段,全段受潮汐影响,河床亦受潮汐控制,两岸为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鳌江干流总落差835米。 鳌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8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3.96万千瓦;现在已开发0.8万千瓦,占可开发的20%,丰富的水力资源,尚待开发利用,尤其是在目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发水力发电更为迫切。鳌江流域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计有鱼类91种。 鳌江港口,航运发达。苍南县龙港镇是苍南县经济中心,建有8座主要码头,其中可供1千吨级船舶停靠的2座,可供5百吨级停靠的1座,可供2百吨级停靠的5座。鳌江港或称龙港港,开港历史悠久,是天然优良的浑水港,历史上曾进过最大船舶的吨位达3000吨。 由于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且法制不健全,执法成本高,环境监管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规定普遍不严,环保执法不到位,基层环保执法监管手段落后,对违法企业动态监管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问题。同时,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污工程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北港地区缺乏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而昆敖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发挥的作用有限。这些工业和生活等污水,不是残存在土壤和农产品中,就是最终进入水体,导致鳌江干流成为浙江八大水系最臭最脏的河流。 (讨论5分钟,发言8分钟) 政府官员:考查鳌江流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有8座主要码头历史悠久,是天然优良的浑水港,历史上曾进过最大船舶的吨位达3000吨,港口航运发达。 (点评)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发言精彩,有未来领导人的潜质。 经济学家:考查鳌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上游流速快,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形平坦,排水不畅;由于流域地面沉降,河道淤积严重,城镇面积扩大,湿地水面积和容积减少,调蓄能力减弱,降低了原有水利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台风频繁;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环境污染严重。 (点评)人文方面分析精辟到位,但不要忘了还有自然方面的影响如洪涝灾害,台风灾害等。 企业家:借鉴美田纳西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为鳌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实行梯级开发,重点发展水电、航运、水产业,防御洪涝灾害和台风,同时可以兼顾发展灌溉、旅游等从而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缓解能源紧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等。 (点评)这位企业家代表思路开阔,见解独特,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整个流域的开发具有一定地指导意义。 环境保护主义者:通过对比分析田纳西和鲁尔区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对鳌江流域的综 合开发与利用有什么启示? 我们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不能够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 (点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该环保主义者,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良好环境的渴望,也向政府、企业家提出了建议,希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进行。 (承转)下面我们再利用上述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一下苍南矾山镇的发展。 【例题分析】(5分钟)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学案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矾都”矾山镇位于浙南边陲,省道线穿境而过,临近中墩码头、前岐姚家屿码头和国家级渔港霞关渔港,是交通的枢纽和“咽喉”之地,是马站、赤溪、南宋及前岐等地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汇集点; 该镇因矿而集成,是苍南县唯一的矿山集镇,明矾石矿储藏量为2.57亿吨,矾化度达45%,藏储量、品位及产量均为全国之首乃至世界首位,明矾业是矾山镇的传统产业。至今开采历史已有六百多年,上世纪80、90年代,矾矿可谓是整个苍南的骄傲。然而历经几百年的粗放开采后,该镇明显衰落,不堪重负,“世界矾都”期盼涅磐。 “繁荣、富裕、文明的南港第一镇"的跨世纪奋斗目标又为矾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矾山人将充分利用矾山丰富的明矾石资源,发展明矾业、精细化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做好明矾石的综合利用文章;利用鹤顶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放眼全国,进一步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创造良好投资氛围,吸收外地资源来矾山投资,使矾水镇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区域性的现代化中心集镇,向着南港第一镇的目标稳步迈进! (1)材料中反映出来的矾山镇发展区位优势有哪些?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明矾石资源 交通便利 (2) 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矾山镇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全部关闭了效益较好的小明矾企业,转向发展了一批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企业。矾山人将充分利用矾山丰富的明矾石资源,发展明矾业、精细化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做好明矾石的综合利用文章;利用鹤顶山及矾山工业遗产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创造良好投资氛围,吸收外地资源来矾山投资。) 发展教育,发展科技。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会考链接】(5分钟)(2010年浙江会考)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B ) (A)保护生态环境 (B)综合开发水资源 (C)发展旅游产业 (D)发展高耗能产业 (2010年浙江会考) 2、导致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C ) (A)煤炭资源耗尽 (B)交通条件滞后 (C)廉价石油竞争 (D)产业政策限制 3、图1为德国鲁尔区,图2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浙江会考) 图1 图2 (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__________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___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 位逐渐被______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 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_________优势。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至少两条) 参考答案: (1)煤炭和钢铁 煤炭 石油(2)交通(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自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等。 (答出两点,合理即给分) 【归纳总结】(1分钟)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我们就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及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目的就是要大家掌握并学会运用“研究区域不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同时也希望有朝一日,各位同学真的学业有成,建设家乡,造苍平之更辉煌。 【黑板板书】 取田鲁之精华,造苍平之辉煌 【会考演练】(6分钟) 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A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甲、乙两图,完成2~3题。  2、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C )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 ) 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4、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加大发展内河航运等。 (2)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提高防洪标准;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