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 河流水文特征: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 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是不是时令性河流。 河流水系特征: 源头及流向; 二、流程(地形、地势); 三、支流(数量、来向); 四、流域面积; 五、河道(弯曲、宽窄、深浅)。 描述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1)分季(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2)径流季节变化大小 分析荆江段的特点级形成的原因? 特点:1)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 2)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 原因: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流水沉积)而成; 措施:①河段裁弯取直; ②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③三峡水利工程(或葛洲坝水利枢纽) ④加固荆江防洪大堤; ⑤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珠江上游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原因: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峡谷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沙漠运河抵达死海的最北端建立一个水电厂,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 :1)死海地处断裂地带,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具有发展水电站的落差条件; 2)将运河之水引入死海,具有发展水电站的水量条件。 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要建在峡谷处。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弊? 利: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生态等综合效益。 特殊例子:(小浪底水电站还具有防凌汛、减淤冲沙、防断流的功能) 弊:移民、淹没土地、生态危机、文物破坏、水库淤积、诱发地震、 水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典例一: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利弊? 利:1)提高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 2)减轻中下游河湖的泥沙淤积,减轻洞庭湖的萎缩; 3)防止中下游的吸血虫病; 4)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径流量,改善水质; 5)调节小气候; 6)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 弊:1)淹没库区土地、耕地和文物古迹; 2)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导致移民和城市迁移 3)诱发地质灾害; 4)库区泥沙淤积加剧; 5)影响三峡自然景观; 6)影响某些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7)水库蓄水增加蚊虫的滋生影响人体健康。 典例二: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大坝的利弊分析? 1)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1)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水利设施作用减弱; 2)为工农业提供电力资源; 2)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烟碱化日趋严重; 利: 3)防止旱涝灾害; 弊: 3)尼罗河的泥沙被拦,下游土壤失去肥源 4)改善尼罗河的航运条件; 4)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 5)发展湖水养殖业。 注:三峡不利处主要是影响上游,阿斯旺水坝不利处主要是影响下游 三江并流(怒江,谰沦江,金沙江)形成的原因 1)横断山区是由一组南北走向的平行山岭组成的,沟壑相间,地势北高南低;. 横断山区受夏季风影响 ,降水丰富.. 补充:沟壑相间形成的原因:由于亚欧板快与印度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 河流的航运条件和航运价值 分析思路: 1)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航运条件 2)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水量大; 航运价值 3)河道深而宽; 4)流域内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货运量(经济发展水平) 典例剖析: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对汉江航运条件具有哪些作用? 1)库区航道变深变宽; 2)水流变缓、变平; 3)库区以下河段枯水期水量增加。 长江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 流量的,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水量丰富无枯水期,中下游江阔水深,沿途经过的城市人口多且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 自西向东联结了西、中、东三个不同发展地区,在协调区域发展方向有着重要作用。 欧洲西部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1)流域内多为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含沙量小; 2)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丰富,径流量较大,且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3)无冰期,全年可通航; 4)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 经济原因: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莱茵河河口处为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河流之间多有运河相通,航运便利. 分析长江口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原因: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 2)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 影响:有利: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 不利:长江口滩涂. 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中部(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一般原因? 注:(东北平原的成因: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1.降水较多;. 2.地势低洼/低平,排水不畅;. 3.纬度高/海拔高,蒸发量少;. 4.河流流经地水源充沛;. 5.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6.河流自南向北流,多凌讯,洪水常漫滋。. 1)蓄水池和水源地; 1)气候变迁(变干) 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2)盐债化土地面积扩大; 沼泽地的作用: 3)丹顶鹤,天鹅的天然栖息地; 破坏环境: 3)河川径流量减少; 4)沼泽植物资源; 4)地下水位降低; 5)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分解; 5)动植物资源减少; 人工温地对城市的作用: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缓解城市“热带效应”,调节城市气候; 3)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保护温地的措施(以三江平原沼泽地为例): 1)禁止对湿地围湖造田、排水育林、随意开发温地作芦苇生产基地或草场、放牧场等。加强对湿地的管理; 2)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3)要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垦田; 4)对已经退化的湿地要采取措施恢复。 围湖造田的危害?(10分) 1)对湖泊下游的环境影响;. 2)湖泊淤积,湖面减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蓄洪调节能力减弱;. 5)加大下游洪涝灾害威胁;. 准噶尔盆地中的玛纳湖湿地对附近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增加空气湿度(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少)减少沙尘暴; 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荒漠化。 类似:扎龙湿地(松嫩平原)几乎每年都有不规模不等的火灾发生,有水浸润的湿地怎么会起火? 河流上游建水电站,使汇入水量减少; 2)人们大量采伐芦苇,使湿地退化严重,干旱加剧; 3)扎龙湿地毗邻的大庆油田,因连年采油形成地下漏斗区,使湿地入渗水量加大。 青海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5分) 自然原因:该地区天然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造成入湖水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3分) 人为原因:湖泊流域内人类活动加剧,截流了大量入青海湖的径流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灌溉用水增加。. 咸海、里海/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6分) 原因: 自然:(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处内陆的环境,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下渗多;. 人为: 1)(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棉田面积大)/(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 致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2)全球变暖,加剧蒸发(水量减少/湖面萎缩)。. 分析太湖水质变坏的原因? 平原河湖网(水系),水系封闭,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工业)经济发达,大量废弃物(废水)排入湖泊; 2007年太湖蓝藻的原因: 1)2007年5月太湖流域降水减少,湖面水位下降; 2)2006—2007年冬春季节气温偏高,使湖内蓝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如何改善太湖水域污染情况,使湖水变清,保证用水安全,请提出你的建议 1)减少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2)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政府部门加强协调和临督,严格执法;. 4)加强污水治理,建设水循环工程;生态清淤,截污,挡污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