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初中地理部分精讲
第三节 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安徽 周兵
考点精讲
1. 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首先通过读“非洲气候分布图”,明确自然条件:非洲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气候恶劣,土壤贫瘠,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大部分地区生态脆弱。
其次联系政、史,分析其人文状况: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导致非洲经济畸形发展,科学技术、农牧业的生产方式、耕作制度落后,人口素质低,导致粮食单产低;非洲各国独立后,经济得到发展,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在保持人口高出生率的同时,死亡率却大幅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使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粮食供给不足;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使非洲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各国贫穷落后,无力购买大量粮食。因此,非洲缺粮严重。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当地居民只有大量开垦草原,砍伐树木,来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得燃料,最终破坏了环境。因此,要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殖民统治造成的影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的增长与粮食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2. 分析“西亚和北非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时可从“纬度位置”、“地形结构”、“大气环流”三方面进行。
(1) 读“西亚和北非位置图”,确定其纬度位置:本区处于12°N~4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 读“西亚和北非地形图”,确定其地形结构: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少;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3) 联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确定其大气环流形势: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一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七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所以,西亚和北非气候干热。
3.为什么撒哈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干燥的下沉气流控制,大气比较稳定,加上西岸的冷洋流,降水更少。另外,这个地区气温高,相对湿度很小,即使偶有降水,也很快蒸发干了。这与世界上其他地带性沙漠的成因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地区的沙漠面积特别大呢?这首先是因为世界上其他副热带地区没有如此宽广平坦的陆地。撒哈拉地区东西长约5 500公里,南北宽约1 500公里,而在如此宽广的地域内,地势高差却很小,这在世界上副热带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与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使吹过这个地区东部的东北信风是从大陆上吹来的干燥气流,受不到海洋的影响,以至于沙漠可以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沿岸,横贯整个大陆。
4. 西亚地区为什么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
(1) 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经西亚去欧洲的贸易通道。现在这里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线连接三大洲,还处在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2) 西亚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是世界石油宝库
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库,向南北延伸。西亚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西亚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90%以上的石油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3) 西亚的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左右着一些发达国家的兴衰。
5. 为何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不是热带草原气候而是热带雨林气候?
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赤道附近大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所以是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的厄加勒斯暖流对其有增温增湿作用,又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从暖流上空带来的暖湿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形成丰沛的降水,所以岛的东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区。
6.图解中亚自然环境与发展
7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8.图解非洲气候
9.图解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重要的交通位置
10农业灌溉、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的区别
农业灌溉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均指利用水源灌溉,运用时注意:①分布地区,②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水浇地,湿润地区的水田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
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就能长草、种庄稼
水分主要来源——天然降水
水分补充——水源灌溉
水分主要来源——河湖水、地下水、高山融雪水灌溉
水分补充——天然降水
绿洲农业强调了沙漠地区的农业特色,实际上与灌溉农业是同义词
11.西亚和北非地理特征比较
地区
地形
气候
居民
主要资源
农业生产
工业部门
西亚
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
降水很少,气候干燥
多为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灌溉农业,畜牧业
工业薄弱,炼油业较发达
北非
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炎热干燥
多为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石油资源、磷矿丰富
沿海为地中海式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
民族工业有一定的规模
案例精析
例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______国,E____________________国,C____________________湾,
D____________________海,B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
(2)西亚向西欧、日本、美国输出最多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为:①西亚的石油资源,包括石油的分布国及石油输出国;②是西亚最大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做此题必须认真读图、析图,认真审题,填出符合题意且在图中有表示的正确答案。
答案: (1)伊朗 沙特阿拉伯 波斯 红 美索不达米亚 霍尔木兹 (2)石油
例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纬线A为 ,它从非洲中部穿过;本区大部分处于纬线B 和C 之间,因而温度较 。
2 图中A附近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 气流,降水 ,因而形成① 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 a或b。
3 图中②为 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 两季;从降水柱状图中判断 月到 月是湿季。
4 图中③代表 气候,由于受 控制,炎热干燥。
(5) 图中④代表 气候,冬季吹 风,来自 ,因而降水较 ;夏季受 控制,降水 ;图中⑤代表 气候。
(6) 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非洲大陆气候带的分布和成因,据气温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知识。根据大陆轮廓可判定:A为赤道;B、C为回归线,再根据各点的地形和大气环流即可判定其气候类型。a、b两图,各月气温均大于20℃,属热带气候,但a图各月降水都很多,应为热带雨林气候,b图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且年降水量低于1 500 mm,应为热带草原气候。至于①东部的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答案:(1)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高 (2) 赤道低 上升 多 热带雨林 a (3) 热带草原 干湿7 9 (4) 热带沙漠 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 (5) 地中海 西 大西洋 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 少 高山 (6) 该处为东非高原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较弱、降水少,高山气候。
典题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西半球,赤道横贯中部,降水丰沛,是湿热的大陆
B.刚果河位于赤道雨林地区,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其余都沦为殖民地D.是黑人的故乡,土著居民都是黑人,白人都是殖民者
解析: 非洲大部分位于20°E~40°E,因而位于东半球,赤道横穿中部,地跨南北半球。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地区,水量丰富,但不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因而B不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其余都沦为殖民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土著居民为黑人,白人为外来移民。 答案: C
2.刚果盆地的成因是( )
A.湖盆内岩层脆弱,长期受风化侵蚀而成,是一系列南北断层
B.湖盆四周地壳上升,湖水蒸发干涸C.古冰川刨蚀而成
D.原为内陆湖,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解析: 刚果盆地的成因与地壳运动有关,这里原来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盆地。答案: D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北信风控制 B.位于山地迎风坡C.海陆位置处于大陆西岸D.有寒流经过
解析: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受东南信风控制,且信风从暖流上吹来,因而东侧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B
4.关于尼罗河的正确叙述是( )
A.尼罗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B.尼罗河的最大支流白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地区,水量季节变化大C.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向北流入地中海D.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小麦产区
解析: 尼罗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其上源有两支,一支是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主干,终年水量都很大;另一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它受当地热带高原气候的影响,水量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变化,使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使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保证,盛产棉花。 答案: A
5.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领土包括亚洲的西奈半岛B.全国最大的海港是苏伊士港
C.地下水是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D.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大金字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解析: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的领土。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由于几千年来定期泛滥,形成肥沃的土壤,在沙漠地区形成一
条“绿色走廊”。现在,90%的埃及人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有人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开罗,最大的海港是亚历山大。大金字塔位于开罗附近 ,在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答案: A
6.关于西亚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地形由两个高原和一个平原组成 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解析: 本试题主要考查对西亚地理环境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三洲五海之地”;二是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和波斯湾的重要地位。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境内,注入波斯湾。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咸海,都属于内陆地区的河、湖,位于中亚地区。西亚地形由三个高原和一个平原组成,即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土耳其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高原(亦称两河平原)。
西亚地区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称其为阿拉伯人,所在国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称阿拉伯国家。西亚不是所有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土耳其、以色列等,就不属于阿拉伯国家。因此,选项B、C、D是不正确的。答案: A
7.关于西亚和北非的正确叙述是( )
A.居民都属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B.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广阔的沙漠
C.石油资源丰富,农业生产需要灌溉D.石油输出都经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北美或日本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亚和北非的基本概况,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广阔的沙漠;石油输出大部分由波斯湾的港口装上油轮,运往西欧、北美或日本。本区石油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需要灌溉。 答案: C
8.某地各月均温都高于20℃,一月干燥,草木枯黄,七月湿热,植被茂盛,该地属…(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题干中的前提条件“各月均温都高于20℃”,说明此地为热带气候;排除C和D,又因此地“一月干燥,草木枯黄,七月湿热,植被茂盛”,说明此地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植被又有相应的季节变化,排除A。答案: B
9.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是( )A.开罗 B.麦加城 C.加沙D.伊斯兰堡
解析: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圣城。另外,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做圣城。而D项伊斯兰堡最具迷惑性 ,应特别注意。答案: B
10.当中国盛行偏南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河水上涨,进入枯水期 B.南非高原大部分地区都一片葱绿
C.刚果盆地寒冷干燥 D.开普敦正处温和多雨的季节
解析: 由题干可以判断北半球正处夏季,而南半球则为冬季。故北半球的尼罗河由于夏季雨水补充进入汛期,南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正处干季、草木枯黄,开普敦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至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答案: D
11. 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原因是:①沙漠面积大 ②地形单一、海岸平直 ③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中位置对称 ④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带成因的力。非洲沙漠面积大是一种现象,故①不对。非洲原始的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破坏严重,故④不对且不符合题意。答案:C
12. 从科威特海运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经( )
A. 波斯湾 曼德海峡 阿曼湾 B.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亚丁湾
C.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曼湾 D. 波斯湾 红海 阿曼湾 霍尔木斯海峡
解析:科威特位于波斯湾北部,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与阿拉伯海相通。答案:A
13. 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 南非高原一片葱绿
C. 刚果盆地寒冷干燥 D. 开普敦地区温和多雨
解析: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当地的夏季。尼罗河的水源主要来自东非高原,夏季为其汛期。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草原为旱季,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且位于南半球。答案:D
14. 埃及生产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有( )
A. 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酸性土壤 B. 灌溉便利,阳光充足,冬季无霜
C. 科技发达,有优良的棉种 D. 劳力充足,精耕细作,交通便利
解析:棉花是一种喜温作物,耐旱性强,要求土质较疏松,成熟季节要求晴朗的天气。答案:B
15. 有关东非大裂谷带的不正确叙述是( )
A. 东非裂谷带目前还在继续扩大 B. 西亚的死海是它的一部分
C. 是由地壳凹陷作用形成的 D. 是由风化侵蚀作用形成
解析: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北至死海,是断裂形成的。答案:D
16. 非洲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有( )
A. 控制人口增长 B. 扩大粮食种植C 保护自然环境 D. 发展采矿业
解析:虽然非洲是个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灾害、战乱、贫困、粮食缺乏、环境问题严重,但所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人口数量太多,增长过快。答案:A
二、综合题
17.读“西亚地区图”,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入下面的空格内,并解答:
(1)海、海湾:A______;B______。
(2)C、D、E、F、G、H等国家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有________。
(3)C、D、E、F、G、H等国家中,石油储量居世界前5位的有________。
(4)长期以来,西方强国一直将西亚作为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主要是因为西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西亚的知识。解此题,先读懂图,然后根据掌握的西亚知识,抓住中心,再逐一分析解释。答案: (1)红海 波斯湾 (2)CGH (3)CEGH(4)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是世界海陆交通要道,也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石油油质好、开采成本低、外运方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四城市中,________(填城市代号)是沙特阿拉伯首都。
(2)城市②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3)城市①所靠近的海是________海,其表层海水的盐度________(高于或低于)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判定该图所示地区的位置——阿拉伯半岛。该地区大约地处北纬20°~25°附近,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且深居内陆。独特的位置决定了该地区终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这个地区降水十分稀少,一般全年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几年不降一滴雨,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七国,由于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导致城市①麦加所靠近的红海,由于没有淡水河流注入再加上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答案: (1)② (2)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3)红 高于 降水和注入的径流量少,蒸发强烈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__(海域),B处为________(海域)。
(2)图中岛屿名称为________,其东部气候类型为________。
(3)洋流的名称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三地降水量多少顺序哪个正确(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解析: (1)由图的轮廓特征和纬度位置可以判别出,此图为非洲南部图,那么岛屿、海域以及洋流的名称就很好回答了。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迎风坡,受信风和暖流影响,雨量充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3)①②③处的降水量大小,应从洋流和风带两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1)大西洋 印度洋 (2)马达加斯加岛 热带雨林气候
(3)莫桑比克暖流 本格拉寒流 (4)A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