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区域特征
试题通常以区域图为主要载体,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特征判断。
1.利用区域特征解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区域地图或某一区域要素图或结合文字材料判断区域名称。
(2)根据试题要求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加工。
(3)结合相关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答案。
2.利用区域特征解题的前提是区域定位,关键则是区域特征的判断与描述
以东北平原、云贵高原为例,进行区域位置特征及自然、人文特征的归纳。
区域
经纬度范围
位置及范围
区域特征
东北
平原
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环绕,南临渤海
黑土广布;地广人稀;矿产丰富;热量不足;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铁路网密集;农作物一年一熟;河流有凌汛,结冰期长
云贵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在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缺水;四季如春;石漠化严重;生物资源丰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例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它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再加上盆地周围为高山,阻挡了水汽的进入,故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2)题,从图例中的“沙漠、绿洲”以及季节性河流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它们主要在夏季补给,其次是在春秋季补给河流。
【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例2】下图为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读图回答(1)~(4)题。
(1)M的经度可能为 ( )
A.20°W B.160°E
C.80°W D.120°E
(2)小岛的地势 (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3)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4)岛上植被分布均匀,甲、乙、丙、丁四处,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先定位再从图中获取其他有效信息。第(1)题,南大西洋的经度范围大致为45°W~15°E,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该岛的河流主要由岛屿的中部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流,但流向东南部的河流流程较长,流向西北部的河流流程较短,说明分水岭更靠近岛屿的西北部,由此可判断该岛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选D。第(3)题,虚线为其东西两侧河流的分水岭,应为山脊。故选A。第(4)题,影响水土流失发生的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少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结合纬度可知,该岛屿终年受西风控制,岛屿的西侧年降水量较大;甲、乙、丙、丁四处相比,地势起伏最大的是乙处,且四处的植被分布差异小。综上可判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乙处,故选B。
【答案】(1)A (2)D (3)A (4)B
【例3】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2)题。
(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是空间定位,然后结合图示地区的区域特征来判断。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国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乙国位于纬度较低非洲,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由此可知乙图发展鲜切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甲国为发达国家,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含量高,鲜花质量较高,而乙国属发展中国家,技术含量低,鲜花质量较差。
【答案】(1)A (2)D
【例4】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1)区域定位
(2)地形判读
结合图中坐标显示的海拔及剖面图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特征探究
在区域定位及地形判读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探究其特征。第(1)题,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其农业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因此A、B、D项错误。第(2)题,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答案】(1)C (2)A
针对训练
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解析】陡崖高度的计算方法:(n-1)d≤ΔH<(n+1)d(d为等高距,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有三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故利用公式可得200米≤ΔH<400米。不利用公式,可把该陡崖转绘成右图,陡崖顶部A点的取值范围为600米<A≤700米,陡崖底部B点的取值范围为300米≤B<400米,也可得出陡崖相对高度:200米≤ΔH<400米。
【答案】C
人工气候室提供了模拟自然的环境,它是农业研究、品种培育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据此回答2~3题。
2.若模拟地中海沿岸夏季的环境,则人工气候室对温度、
湿度、光照时间和土壤等的控制,正确的是 ( )
A.温度调节范围:10℃~50℃ B.湿度调节范围:95%~100%
C.光照时间:24小时 D.土壤:冰沼土
【解析】根据地中海气候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故湿度较低;光照时间长于12小时但短于24小时;其典型土壤是褐土而不是冰沼土。
【答案】A
3.为提升南方水稻的抗灾能力,在品种培育时人工气候室需模拟的气象灾害有 ( )
①洪涝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南方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洪涝、台风等;沙尘暴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南方很少见;滑坡属于地质灾害而不是气象灾害。
【答案】C
读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省际差异图,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省际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湖北小于河北 ②山西小于江西 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中国政区图中辨认出各个省级行政区,然后依据图例进行判断,可得出:湖北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大于河北;山西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小于江西;天津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大于重庆;湖南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小于海南。故选B。
【答案】B
5.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劳动者数量较多 ②市场化程度越高 ③企业规模较大 ④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外部的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越能发挥其优胜劣汰的功能)和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沿海与内陆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两个方面,而与劳动者数量多少、企业规模大小关系不大。故选D。
【答案】D
6.下图为北欧地区积雪日数分布图,据图判断影响北欧各地积雪日数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 )
A.植被、地势
B.洋流、地势
C.洋流、纬度、地势
D.植被、洋流、纬度、地势
【解析】由图可知,积雪日数明显随纬度增大而增多,随地势升高而增多(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积雪日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多),同时,挪威西海岸、冰岛积雪日数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显然是受暖流影响。
【答案】C
读1988~2000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百分比),完成7~8题。
新增(转入)耕地
减少(转出)耕地
林地
24.2
20.6
草地
66
3.9
湿地、水域
1.9
16.2
未利用
7.9
2.7
城镇居民点
0
56.6
7.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林地 B.湿地、水域 C.草地 D.未利用土地
【解析】表中可见,由耕地转为林地的比重占20.6%,该比重大于其他退耕类型。
【答案】A
8.目前,我国耕地 ( )
A.土质优良 B.土地退化严重 C.利用率不高 D.人均占有量大
【解析】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目前我国耕地减少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人均耕地面积仍在下降,人地矛盾仍很突出;耕地利用率较高;不少地区土地退化严重。
【答案】B
“利马就是秘鲁”。这句秘鲁民谚似乎有点夸张,却十分鲜明地反映出利马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据此回答9~10题。
9.利马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1毫米,被称为“无雨之都”,对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③盛行风向基本与海岸平行 ④沿岸有稳定的逆温层,水汽难以向上输送,难以凝云致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解析】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处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气流下沉作用显著,另外,这里盛行风向(东南信风)基本与海岸平行,不易使水汽抬升;大陆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而难以向上输送,难以凝云致雨,故利马常年降水稀少。
【答案】C
10.对利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房屋以平顶为主 B.全年炎热干燥
C.街道上排水设施不完善 D.降水少,但冬季多浓重湿雾
【解析】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但并非全年炎热干燥,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终年温和;由于降水少,房屋以平顶为主,街道上排水设施不完善。
【答案】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