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地理二轮精品复习系列
专题六 自然资源
【重难点突破】
一、自然资源概述
1. 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含一次能源)。根据地域分类,分为宇宙资源、气候资源、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四种,根据属性分类,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轨道资源及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的环境)、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如月球上的氦3)。空间资源开发属于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事业。由于空间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意义,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空间技术列为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联系:我国的神舟6号飞船、嫦娥探月计划、三大卫星发射基地、3S技术的应用等)
(2)气候资源:指太阳辐射(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数值特征和较大变率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内容见前几个专题。气象经济:获得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进而趋利避害,从而增加效益或减少和避免损失。
(3)陆地资源:指陆地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中国和世界的情况见中国、世界地理知识总结相关内容,水资源见水专题,生物资源见自然带专题。
(4)海洋资源:①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因素――阳光+营养盐类,分布――大陆架浅海、温带海区、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处渔业资源丰富;世界和中国的大渔场的分布与成因。②海洋矿产资源:滨海――砂矿和金属矿产,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和煤硫磷等,深海盆――锰结核、可燃冰等。③海洋空间资源――用于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如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1.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
紧张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水污染
解决
办法
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兴修水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合理用水、合理调整水价
防治和治理水污染
2. 森林资源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3.土地资源的问题:
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沙漠化面积增加快;草场超载、草质下降、森林减少;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
②耕地资源减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退化荒芜。
4. (1)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分布情况见下表:
所在省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河南
陕西
内蒙古
贵州
煤矿
名称
开滦
峰峰
大同 阳泉
西山 平朔
抚顺阜新
鸡西
鹤岗
徐州
淮北
平顶山
神府
东胜 准格尔 霍林河
六盘水
?
所在省
河北
辽宁
黑龙江
甘肃
青海
山东
豫鲁
交界处
新疆
油田名称
华北
辽河
大庆
玉门
冷湖
胜利
中原
克拉玛依、塔中
(2)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主要铁矿分布产地如下表:
所在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四川
湖北
海南
铁矿名
迁安
白云鄂博
鞍山、本溪
马鞍山
攀枝花
大冶
石碌
(3)有色金属矿丰富,主要产地如下:
湖南
江西
贵州
甘肃
云南
广西
山东
内蒙古
四川
锡矿山锑
水口山铅锌
大余钨德兴铜
铜仁汞
金昌镍
个旧锡东川铜
平果铝
招远
黄金
白云鄂
博稀土
攀枝花钒钛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
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5、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常规能源
煤
石油、天然气
水能
?
特
?
优
点
?
?
?
?
①分布广.储量大;②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低
?
①发热量高②基本上是无灰燃料,是高质量的能源③开采、运输、使用方便
①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收益大;②为发电修建的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效益;③不污染环境
?
点
?
?
缺
点
①发热量低、燃烧效率低;②灰渣、粉尘多,环境污染严重;③运输及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燃烧过程中也有污染
①水库会淹没农田;②移民搬迁:①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枯水期受到限制
分布规律
分布于沉积盆地边缘
分布于湖盆或大陆架上
落差大、水流急及流量大的河段
?
?
?
世界分布
?
?
?
?
四个煤带:
①亚洲与欧洲(从我国华
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③南非;④澳大利亚
七大产油区:①中东(主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②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③非洲(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④俄罗斯;⑤亚洲(中国、印尼);⑥北美(美国、加拿大);⑦西欧(英国、挪威)
?
水能蕴藏前6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刚果(金))
?
?
石油运输: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东南亚→日本
?
优点
缺点
在世界的分布
在我国的分布
?
?
核
?
能
①能量大、能量密集;
②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③核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②密封设备要求高①核废料处理困难
①铀矿丰富的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
②核能电量较大的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
已建或在建核电站:泰山、大亚湾、岭澳、连云港
?
大
阳
能
①能量大,分布广
②可再生能源
③无污染
①分布分散
②投资大、占地广、储能难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②海拔高低③空气中云量、水汽含量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西以北丰富
?
?
沼
?
气
①清洁能源,有利于净化环境②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③可以缓和燃料同肥料、饲料相争的矛盾
?
气温低的地区利用沼气时间短或难于利用
?
?
沼气是我国农村一种比
较理想的能源,推广较快
?
其它新能源:地热、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高考题回顾】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解析:第1题:按照能量的形成和来源,将能源分为三大类:①来自于太阳辐射,②来自于地球内部,③来自于天体引力,风能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的特点是干净、可再生、能源巨大,建成后收益大,但风能分散、不稳定,建设风能发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
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大风,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大风。
第3题: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风能比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四周有天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等。
答案:1.A 2.B 3.C
4.(2008年北京卷)目前,人类已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A.生物能、风能 B.核能、潮汐能 C.潮汐能、太阳能 D.太阳能、核能
解析:月球上没有大气,太阳辐射强烈。月球没有水,没有海洋,没有潮汐能;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也就谈不上风能。但月球上拥有地球所没有的核能发电原料Ηe3。
答案:D
5.(2008年广东卷)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11
资料二:见图12
资料三:见图13
图13 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 (2006年)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和中国。(3分)
(2)根据图1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3分)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耗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 比低于法国
E.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填写正确项字母)。(2分)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4)图1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___,说明理由。(3分)
(5)荷兰(见图1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运用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和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综合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1)中东地区 美国 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
(5)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
(2008年江苏卷)6.图12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门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 产业,其原因主要是 。(2分)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 。(3分)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8分)
解析:该题通过读图学生能很快得到这样两个最基本的信息:①第二产业用电量最大,②东部地区用电量大,生产量小于发电量。
答案:
最新名校试题精选
(山西大学附中09届12月月考)
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下图所示3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针对甲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 ,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5分)
(2)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4分)
(3)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试分别从年份、季节、日期分析,什么时候“咸潮”最为严重。(3分)
(4)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2分)
.(1)跨流域调水 理由:我国南方降水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湖泊、水利设施等;
(2)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3)从年份看,咸潮主要发生在降水量较少的枯水年;从季节上看,咸潮主要发生在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冬季;从日期上看,咸潮多发生在大潮期。
(4)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威海市09届高三12月调研)
我国某自然资源的区域调配如下图所示(线条粗细表示运输量相对大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
(2)该资源在我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据图可知,该资源主要从__________输往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__。
(4)简要说明该资源大量输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和运输方式。
(5)该资源的输入对珠三角地区有何影响?
(1)资源 能源 市场 技术 劳动力 政策等(5分,答对5个即可)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2分)
(3)乔塔那格浦尔地区的城市多属于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即工业化直接推动城市化;长三角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区域工业化,然后再进入市场化,最终推动城市化进程。(4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