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______________的速率和离子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______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2.特征
即时训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除水的电离平衡外,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B.醋酸溶液中,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v(电离)=v(结合)=0
D.氨水溶液中,当c(NH)=c(OH-)时,表示氨水已达到电离平衡
E.氢碘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I===H++I-
特别提示:(1)在水溶液中,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不仅含有相应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且含有该弱电解质分子,如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H分子,而强电解质只含有相应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含有强电解质分子,如HNO3溶液中就没有HNO3分子。(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也属于化学平衡,所以也符合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
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也会发生移动。平衡移动遵循__________原理。
1.溶液浓度
溶液被稀释后,电离平衡向着______的方向移动。
2.温度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都是吸热的,因此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着______的方向移动。例如,醋酸的电离:
CH3COOHCH3COO-+H+ ΔH>0
升高温度,c(H+)、c(CH3COO-)均______。
3.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如,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H3COOHCH3COO-+H+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或HCl,由于增大了c(CH3COO-)或c(H+),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即时训练2 稀氨水中存在下述平衡:NH3+H2ONH3·H2ONH+OH-,向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平衡____移、加入盐酸平衡____移、加入NH4Cl溶液平衡____移、加入NaOH溶液平衡____移。
特别提示: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向氨水中通入氨气,平衡右移,氨气的浓度最终比原平衡时大。同理,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向氨水中加入盐酸,平衡右移,但OH-的浓度最终比原平衡时小。
三、电离平衡常数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HAH++A-,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B++OH-,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2.特点
(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温,K值______。
(2)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3.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______电离,所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______。
即时训练3 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K=是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加入盐酸平衡____移(填“左”或“右”),电离平衡常数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特别提示:电离平衡常数属于化学平衡常数,也只是温度的函数。
一、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也会发生移动,平衡移动也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以CH3COOHCH3COO-+H+ ΔH>0为例: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c(CH3COOH)
n(H+)
c(H+)
c(CH3COO-)
电离程度
导电能力
电离平衡常数
加水稀释
→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弱
不变
加少量
冰醋酸
→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不变
通入HCl气体
←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加NaOH
固体
→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
CH3COONa
固体
←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强
不变
加入镁粉
→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升高温度
→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例1-1】 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方法归纳
因为电离平衡也属于化学平衡,所以在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时,要紧紧抓住化学平衡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或超越这种改变,即“果”不能大于“因”。
【例1-2】在0.1 mol·L-1 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浓盐酸,盐酸与NH3反应生成NH4Cl,使NH3浓度减小,N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OH-与NH结合生成NH3·H2O,使NH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NH4Cl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溶液中c(OH-)减小
D.加入少量MgSO4固体,溶液pH增大
二、强弱电解质比较
1.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盐是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2CO3、H2SO3、HClO、H2SiO3、NH3·H2O等;而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Ca(OH)2]为强电解质。
2.依据强、弱电解质的定义或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进行判断(见下表)[来源:学科网ZXXK]
浓度均为0.01 mol·L-1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均为2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或物质的量浓度
2=pHHA<pHHB
0.01 mol·L-1=c(HA)<c(HB)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HA>HB
HA=HB
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
HA=HB
HA<HB
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产生H2的量
HA=HB
HA<HB
c(A-)与c(B-)大小
c(A-)>c(B-)
c(A-)=c(B-)
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变化
HA:不变
HB:变大
HA:不变
HB:变大
加水稀释10倍后的pH
3=pHHA<pHHB
3=pHHA>pHHB>2
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水的电离程度
HA<HB
HA=HB
3.根据盐类水解进行判断
取酸的钠盐溶于水,测溶液的酸碱性,若pH=7,则对应的酸为强酸,如NaCl;若pH>7,则对应的酸为弱酸,如CH3COONa。
4.从电离平衡常数K的角度判断
K也属于化学平衡常数,所以也只是温度的函数,在同温度下,K越大酸性越强。注意:强酸无电离平衡常数。
【例2-1】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 L④与V2 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