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铁的化合物
(一)网上课堂
[本讲主要内容]
铁的原子结构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铁的重要的化合物,Fe3+离子的检验,过滤元素简介。
[学习指导]
1.铁的原子结构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6Fe原子结构示意图 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为过滤元素之一,
在地壳中其质量含量居第四位。
2.铁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它的密度是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铁有延性,展性和导热性,也能导电,但导电性比铜,铝都差。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的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第七位,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合物中,呈+2,+3价。
铁的化学性质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Fe反应的代表物
反应方程式
3Fe+2O2Fe3O4(Fe2O3·FeO)
2Fe+3Cl22FeCl3(也有FeBr3无FeI3)
Fe+SFeS(S氧化能力小于Cl2)
非金属元素
与水蒸气
3Fe+4H2O(g)Fe3O4+4H2↑
与盐酸,
稀H2SO4
常温、浓硝酸、浓硫酸、稀硝酸
Fe+2H+==Fe2++H2↑
被氧化性浓酸钝化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Fe+4HNO3(稀)==Fe(NO3)3+NO↑+2H2O
与盐溶液
Fe+Cu2+==Fe2++Cu
Fe+2Fe3+==3Fe2+
3.铁的重要的化合物:
色态 主要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FeO 黑色粉末,不稳定,加热生成Fe3O4 6FeO+O22Fe3O4
(1)氧化物 FeO+2H+==Fe2++H2O
Fe2O3 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 Fe2O3+6H+==2Fe3++3H2O
Fe3O4 磁性的黑色晶体
(2)氢氧化物
氢氧化亚铁Fe(OH)2
制取: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尖嘴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滴入NaOH溶液,析出的白色絮状沉淀,就是Fe(OH)2。Fe2++2OH-==Fe(OH)2↓但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色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Fe(OH)2被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生成亚铁盐。二价铁盐溶液呈淡绿色。 Fe(OH)2+2H+=Fe2++2H2O
氢氧化铁Fe(OH)3
制备:把NaOH溶液直接滴入FeCl3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即是Fe(OH)3。Fe3++3OH-=Fe(OH)3↓,Fe(OH)3不溶于水,溶于酸,生成铁盐。Fe(OH)3+3H+=Fe3++3H2O三价铁盐溶液由于浓度不同呈深浅程度不同的黄色。
(3)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变
Fe2+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相比之下,还原性更突出些。Fe3+有较强的氧化性。
Fe2+与氧化剂作用,如Cl2,O2,Br2,HNO3,KMnO4等被氧化成Fe3+;Fe3+与还原剂作用,如Fe,Cu,Al,I-,H2S等被还原成Fe2+。
Fe2+ Fe3++e-
4.Fe3+的检验:
用KSCN或NH4SCN溶液,它们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Fe3++3SCN-=Fe(SCN)3利用这一反应检查Fe3+的存在。Fe2+遇SCN-无现象。
说明:Fe3+和SCN-可以生成配位数从1-6的复杂离子,[Fe(SCN)]2+、[Fe(SCN)2]+、Fe(SCN)3、[Fe(SCN)4]-、……[Fe(SCN)6]3-。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红色。
5.过滤元素简介:
过滤元素都是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部,由IIIB—IIB,也包括镧系和锕系的30种元素。过滤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熔点,沸点也较高。也往往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延性和展性和机械加工性能。有较好的导电,导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组成各种特殊用途的合金。一般有可变化合价,水合离子容易显颜色等。多种过滤金属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催化剂。
[例题精讲]
1.硫酸亚铁溶液在放置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1)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沉淀出Fe(OH)3后,溶液的pH是增大还是减小(和新制的FeSO4溶液相比较,忽略溶液的挥发)?
分析:反应过程是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Fe3+变成Fe(OH)3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1)4Fe2++O2+4H+=4Fe3++2H2O
4Fe3++12OH-=4Fe(OH)3↓
(2)4molFe2+被氧化,消耗4molH+;4molFe3+全部沉淀时,消耗12molOH-。即Fe2+转化为Fe(OH)3是消耗OH-的过程,故溶液的pH减小。
2.某化工厂生产皓矾(ZnSO4·7H2O),结晶前的饱和溶液(酸性)中含有少量的Cu2+、Fe3+、Fe2+等杂质。已知0.01mol·L-1的Fe3+开始沉淀为Fe(OH)3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为2.7~3.7;饱和ZnSO4溶液(0.34mol·L-1)开始沉淀为Zn(OH)2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为5.7~8;当pH<5.6时,Na2CO3、CaCO3发生反应生成CO2。
该厂除杂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加入试剂②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A.Cl2 B.H2O2 C.KMnO4 D.浓HNO3
(2)为调整pH,加入试剂③,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Na2CO3、CaCO3、NH3·H2O、Ca(OH)2等,应当选用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分析:此题目是除去Zn2+溶液中的Fe2+、Fe3+和Cu2+,是通过还原、氧化、调节pH,达到净化ZnSO4溶液的目的。从流程图上看,第一步加Fe,会发生2个反应,2Fe3++Fe=3Fe2+,Cu2++Fe=Cu+Fe2+过滤被弃去的是Cu和余下的Fe,得到的滤液是ZnSO4和FeSO4的溶液。
根据题目上给的已知条件,稀的Fe3+溶液中Fe3+→Fe(OH)3 pH在2.7-3.7之间,饱和ZnSO4溶液中Zn2+→Zn(OH)2 pH在5.7-8之间。所以第②步要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把Fe2+氧化成Fe3+,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从给的四种氧化剂上看,只能选择B→H2O2。(2Fe2++H2O2+2H+=2Fe3++2H2O)
第③步要加试剂调节pH在5.6以下,使Fe3+也沉淀完全。必须考虑别引入新的杂质。题上已示意在Na2CO3和CaCO3中选择。相比之下,应选择CaCO3,原因是,SO42-可使Ca2+沉淀,把Ca2+从ZnSO4溶液中分离出去,Na2CO3能调pH,但Na+就留在ZnSO4溶液中,成为新的杂质。
答案:(1)B将Fe2+氧化成Fe3+,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2)CaCO3。加入CaCO3可将pH调到5.6,此时Fe(OH)3可完全沉淀,而Zn(OH)2不会沉淀。且因为溶液中C(SO42-)很大,使CaSO4变成沉淀,不会引入新杂质Ca2+。
3.将氧化铁溶于100mL稀H2SO4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屑,从溶液中放出H23.36L(标况下),反应后溶液中不再有Fe,Fe3+和H2SO4,加入铁屑和氧化铁共计19.2克。试计算:
(1)加入铁屑和氧化铁各多少克?
(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分析:向Fe2(SO4)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屑,发生2个反应,Fe+H2SO4=FeSO4+H2↑ Fe+2Fe3+=3Fe2+
100mLH2SO4也进行2个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H2SO4=FeSO4+H2↑
为了解题简便,可以不按反应顺序解,而按关系式解。
解:Fe + H2SO4 = FeSO4+H2↑
0.15mol 0.15mol
=8.4g
Fe+Fe2O3—→3FeO
56 160
m(Fe)=2.8g
m(Fe2O3)=(19.2-8.4-2.8)g=8g
(1)加入铁屑质量是11.2g,Fe2O3是8g
(2)Fe+Fe2O3—→3FeO
=0.05mol
n(FeO)=3×0.05mol=0.15mol
FeO + H2SO4==FeSO4+H2O
0.15mol 0.15mol
C(H2SO4)=
答:加入铁屑11.2g,加入氧化铁8g,硫酸浓度为3.0mol·L-1.
(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Fe2+、SCN-、Cl-
B.Fe3+、K+、H+、I-
C.Fe2+、H+、Cl-、OH-
D.Fe2+、K+、MnO4-、H+
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的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的NH4SCN溶液( )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3.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的比可能为( )
A.1:2:1 B.1:2:3
C.1:1:1 D.1:1:3
4.已知①2FeCl3+2KI=2KCl+2FeCl2+I2 ②2FeCl2+Cl2=2FeCl3由此判断各微粒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Fe3+>Cl2>I2 B.Cl2>Fe3+>I2
C.Cl2>I2>Fe3+ D.I2>Cl2>Fe3+
5.在空气中高温灼烧FeCl3·6H2O晶体,其产物是( )
A.Fe(OH)3、HCl、H2O B.Fe3O4、HCl、H2O
C.Fe2O3、HCl、H2O D.FeCl3、Cl2、H2O
6.2mol·L-1的盐酸与硫酸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则往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A.2.8g B.5.6g
C.8.4g D.11.2g
7.将1.12g铁粉加入到2mol·L-1氯化铁溶液25mL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
B.往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5
8.向铁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当生成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反应中关系量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3
9.铁、镁、铝3种金属,分别和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金属( )
A.所失去的电子数目相等
B.质量相等
C.物质的量相等
D.质量比是28:12:9
10.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B.Mg2+
C.Fe2+ D.Al3+
二.填空题:
11.A、B、C均为单质,B、C反应后的产物E溶于水得无色溶液E,B、F、D、E的水溶液均显酸性,E能做还原剂,但其浓溶液不能被浓H2SO4氧化。A、B、C的其它关系如下图所示,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E ______,F ______。
12.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到盛有FeCl2溶液的烧杯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或化学方程式是: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13.将适量的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4.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500mL稀硝酸中,放出2.24LNO(标况),并余下5.44gFe。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2.016LCl2(标况)恰好能使Fe2+全部氧化。求:
(1)混和物中Fe的质量分数?
(2)求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5.某金属7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H22.8L(标况),该金属11.2g可与21.3gCl2完全反应生成相对应的盐,求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提高性训练题]
一.选择题:
16.将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mL 2mol·L-1的硝酸溶液中,固体完全溶解后,生成1.12L(标况)NO(HNO3的还原产物仅此一种)。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量最少的是( )
A.450mL B.500mL
C.400mL D.无法确定
17.向4g由Fe、Al、Ba、Si组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20g2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知所生成的混合氯化物粉末中含氯50%,则合金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 )
A.0.9426 B.0.9526
C.0.9626 D.0.9726
二.填空题:
18.将单质Fe、Cu与FeCl3、FeCl2、CuCl2溶液一起放入某容器里,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2+和相当量的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__;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3+,则还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
19.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Fe3+、Fe2+、Ag+、Al3+、Ba2+、Ca2+、NH4+等离子。进行下述实验(所加酸、碱、氨水、溴水都是过量的)。
根据实验结果:
(1)判断待测液中有无Ba2+、Ca2+离子,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沉淀D的分子式:__________。
(3)写出从溶液D生成沉淀E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用普通铁粉和6moL·L-1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面的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烧瓶C的作用是______,在试管D中收集到的是________。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______。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写该仪器对应的字母)______。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5)试管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________。
E管中的反应开始一,在F出口处应________。
[研究性习题]
21.实验室可以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基础性训练题部分
一.
1.BD。
在四个选项中,每组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A是由Fe3++SCN-→[Fe(SCN)]2+,B是由2Fe3++2I-=2Fe2++I2,C是由于H++OH-→H2O或是Fe2++2OH-→Fe(OH)2,D是由于5Fe2++MnO4-+8H+→5Fe3++Mn2++4H2O
2.C
先加NH4SCN不显红色证明无Fe3+,加入氯水,把Fe2+氧化成Fe3+,Fe3++SCN-→[Fe(SCN)]2+,显红色则证明有Fe2+。
3.CD
,符合Fe3O4的组成,Fe3O4→FeO+Fe2O3,所以只要是n(FeO):n(Fe2O3)=1:1即可。
4.B
5.C
高温灼烧FeCl3·6H2O晶体,FeCl3·6H2O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熔化→放出HCl↑同时有Fe(OH)3生成→生成水蒸气同时获得Fe2O3。
6.C
对盐酸与铁反应来说,盐酸不足,铁有剩余。对硫酸与铁反应来说,铁不足,硫酸有余。
7.BC
发生反应Fe + 2Fe3+ = 3Fe2+
0.02mol 0.04mol 0.06mol
余下0.01molFe3+所以滴入SCN-,显红色,n(Fe2+):n(Fe3+)=0.06:0.01=6:1
8.A
首先考虑:Fe+H2SO4(稀)=FeSO4+H2↑
1 1 1
再考虑:Fe+Fe2O3→3FeO
1 1→折合成2Fe3+
所以被氧化的铁:被还原的Fe3+=(1+1):2=1:1
9.AD
10.AC
A选项发生反应:NH4++OH-NH3↑+H2O
B选项先发生:Mg2++2OH-=Mg(OH)2↓后发生Mg(OH)2+2H+=Mg2++2H2O,Mg2+没减少。
C选项先发生:Fe2++2OH-=Fe(OH)2,又立即发生4Fe(OH)2+2H2O+O2=4Fe(OH)3,Fe2+大量减少。
D选项发生:Al3++4OH-=AlO2-+2H2O,后发生:AlO2-+4H+=Al3++2H2O,Al3+没减少。
二.
11.分析:A、B、C是单质,其中B的水溶液显酸性,B一定是卤素的单质。B与C化合生成E,E显酸性,无色,浓溶液不被H2SO4氧化,而有还原性,E是盐酸。C即是H2。Cl2是氧化剂,Cl2氧化A生成D,D有酸性Cl2氧化F,F也有酸性。那么可知A是Fe,F是FeCl2,D是FeCl3。
A:Fe,B:Cl2,C:H2,E:HCl,F:FeCl2,D:FeCl3。
12.金属钠在液面上到处游动并嗤嗤作响,产生气体,接着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双从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①2Na+2H2O=2NaOH+H2↑
②Fe2++2OH-=Fe(OH)2↓
③4Fe(OH)2+2H2O+O2=4Fe(OH)3
13.2:3
Fe+2Fe3+=3Fe2+ ∵n(Fe3+)未反应=n(Fe2+)生成的
2 3
又∵每生成3molFe2+,参加反应的n(Fe3+)=2mol
∴已反应的n(Fe3+):未反应的n(Fe3+)=2:3
三.
14.
分析:由于反应后铁粉有余,所以产物中铁为正二价。
解:3Fe + 8HNO3(稀)=3Fe(NO3)2+2NO↑+4H2O
0.15mol 0.4mol 0.15mol 0.1mol
因为2Fe2++Cl2→2Fe3+
n(Fe3+)总=0.18mol
又因为Fe+Fe2O3=3FeO
3FeO+6HNO3=3Fe(NO3)2
所以计算关系:Fe + Fe2O3——3FeO——6HNO3——3Fe(NO3)23Fe3+
0.01mol 0.01mol 0.03mol 0.06mol 0.18-0.15=0.03mol
m(Fe)=56g·mol-1×(0.15mol+0.01mol)+5.44g=14.4g
m(Fe2O3)=1.6g
(1)
(2)C(HNO3)=
答: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90%,稀硝酸浓度是0.92mol·L-1。
15.分析:金属与盐酸反应,H+为氧化剂,还原成H2,n(H2),该金属单质被Cl2氧化成盐,Cl2氧化剂,n(Cl2),如果0.125molCl2也能氧化7g金属,说明金属为不变价元素,如Mg、Al等,如果不够7g,说明金属变价。。说明金属确为变价元素。
解:设金属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x,与HCl反应呈+n价,与Cl2反应呈+m价
2M+2nHCl=2MCln+nH2↑
2x 22.4n
7g 2.8l
x=28n……(1)
2M+mCl2=2MClm
2x 71m
11.2g 21.3g
……(2)
因为相对原子质量为定值,所以28n= n:m=2:3,把n=2代入(1)x=28×2=56,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是56。
[提高性训练题]
一.
16.A
根据溶液中NO3-与加入的NaOH中的Na+结合成NaNO3,则n(Na+)=n(NaOH)=n(NO3-)=n(HNO3)-n(NO)
V[NaOH(aq)]=
17.D
m(HCl)=20g×20%=4g=m(合金)
由ω(Cl)=50% 知m(Cl-)=m(金属)
二.填空题:
18.分析:容器内可能发生的反应
①Fe+2Fe3+=3Fe2+
②Fe+Cu2+=Fe2++Cu
③Cu+2Fe3+=2Fe2++Cu2+
(1)Fe3+、Cu2+
(2)Fe、Fe3+
(3)Cu2+、Fe2+;Fe、Cu
19.分析:待测液中加HCl,沉淀A是AgCl。溶液A加H2SO4酸化加溴水,把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沉淀B,B可能是BaSO4和CaSO4,或是其中之一,得溶液B。向B中加氨水,中和酸,使Fe3+形成Fe(OH)3,使Al3+形成Al(OH)3沉淀。C是Fe(OH)3和Al(OH)3的混合沉淀。向C中加过量NaOH溶液,把Al(OH)3溶解,生成NaAlO2溶液,是D。向D中通CO2,使Al(OH)3重新析出。
解答:(1)待测液中有Ba2+或Ca2+,或是二者均有。原因是在H2SO4中形成沉淀,只能是BaSO4和CaSO4或是其中一种。
(2)Fe(OH)3
(3)2AlO2+CO2+H2O=Al(OH)3↓+CO32-或AlO2-+CO2+2H2O=Al(OH)3↓+HCO3-
20.答案:(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答用于产生水蒸气);防止倒吸(或答用做安全瓶);氢气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1HCl。
(3)A、B、E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
(5)Fe3O4+4H23Fe+4H2O
(6)检查H2的纯度,点燃氢气
[研究性习题]
21.
解答:
(1)4HCl(浓)+MnO2MnCl2+Cl2↑+2H2O
或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2)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D。
(3)2Fe+3Cl22FeCl3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潮解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