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答案:AD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H2O2 B.Na2O2 C.(NH4)2S D.Mg3N2 答案:B 3.某元素的氢氧化物式量是a,相同价态的该元素的硫酸盐的式量是b,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 ) A. B. C. D. 答案:AB 解析:设此元素为R,化合价为x,其氢氧化物化学式为R(OH)x,若x为奇数,R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x。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则有:  解之得。 若x为偶数,R硫酸盐的化学式为,又有:  解之得:。 4.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A.HF B.HCl C.HBr D.HI 答案:B 5.下列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Cl B.Na2O C.NaF D.MgBr2 答案:C 解析:在阳离子中,Na+半径最大,在阴离子中,F-半径最小,所以在NaF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是最大的。 6.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里只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分子里一定不含离子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离子晶体里一定有离子键,同时也可以有共价键,例如NaOH中,Na+与OH-之间是离子键, 中,属于共价键,C选项中,非极性键是由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键,既可以存在于双原子分子的单质(如H2、Cl2、P4等)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多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中,如H2O2中, 两个氧原子之间就是非极性键,D选项中,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可以是极性键,也可以是非极性键。 7.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的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答案: AC 解析:A选项中,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选项的说法符合反应中任何时刻的情况,不是答案。C选项中,A、B、C浓度不变,即各组分浓度不变,符合题意,证明已达到平衡状态。D选项只是反应的一种特定情况,不知初始浓度,不知是否为平衡状态。 8.反应4NH3+5O2?4NO+6H2O(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5min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示反应物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由已知条件计算出运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存在着速率的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即可求出( )    9.在一定温度下,将CO和H2O(g)各1mol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g)?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0.6mol B.等于1mol C.大于0.6mol小于1mol D.大于1mol 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水蒸气由1mol增到4mol,其它条件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CO2的量要增大,即大于0.6mol。但因平衡的存在,CO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CO2的量一定要小于1mol。 10.把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nC(g)+2D(g),5min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D。经测定以C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B.平衡时,B的浓度为1mol C.n值等于1 D.以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答案:C 解析:V(C)=0.1mol/(L·min),∴生成n(C)=0.1mol/(L·min), 2L×5min=1mol,已知生成D是1mol,已知生成C也是1mol,所以n=2。 根据方程式:3A(g)+B(g)?2C(g)+2D(g),生成1molD,则消耗0.5molB,所以B的转化率是:;平衡时B的浓度:;由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不同物质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因此,A、B、D都正确。 11.将1体积A(g)和3体积B(g)混合,在560℃和有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2A(g)+B(g)?2C(g),在同温同压下测得此反应在平衡前后气体的密度之比为0.9:1,则此时A的转化率是( ) A.90% B.80% C.45% D.10% 答案:B 解质: m不变,密度与气体体积成反比关系,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比是1:0.9=10:9,反应前是4体积,反应后是3.6体积。 根据方程式 2A(g)+B(g)?2C(g) 初始体积 1 3 0 平衡体积 1-2x 3-x 2x 1-2x+3-x+2x=3.6 x=0.4 A的转化率= 12.合成氨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恒定T、P时,充入NH3 B.恒定T、V时,充入N2 C.恒定T、P时,充入He D.恒定T、V时,充入He 答案:D 解析:合成氨反应方程式:N2+3H2 2NH3 A和B两个选项,相当于提高了平衡混合物中NH3和N2的浓度,平衡一定会移动。C选项充入与反应无关的He气,又要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那就必须扩大反应器的体积,所以平衡浓度就会改变,那么平衡就要移动。而D选项,保持温度和反应器体积不变,充入He气平衡混合物的浓度,平衡不移动。 13.NO和CO都是汽车车尾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降低加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加大反应速率 D.使用催剂能改变反应过程,一般加大反应速率 答案:CD 14.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H3的浓度增大,N2、H2的浓度减小 ②NH3的物质的量增大,N2和H2物质的量减小 ③H2的转化率增大,N2的转化率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缩小容积,平衡右移,消耗N2和H2,生成NH3,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密度减小。 15.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量最多的是( )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答案:C 解析:Mg(OH)2难溶于水,不考滤;KCl和MgSO4,溶于水阴离子数不会改变;Na2CO3溶于水,因CO32-+H2O?HCO3-+OH-水解,使阴离子数目增多。 16.CH3COOH和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配制成稀溶液,pH=4.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H3COOH的电离能力大于CH3COONa的水解能力 B.CH3COONa的水解能力大于CH3COOH的电离能力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答案:B 解析:在混合溶液中存在着如下两个平衡①CH3COOH?CH3COO-+H+,电离平衡,使溶液呈酸性;②CH3COO-+H2O?CH3COOH+OH-,水解过程,使溶液呈碱性。由题给出,pH=4.7,溶液呈酸性,可知以①式为主,所以B错,A对。依据①式则CH3COOH的电离受到CH3COO-的抑制,据②式则CH3COO-的水解受到CH3COOH的抑制,在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两个平衡都存在且互相抑制,故C、D都对。 17.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答案:D 解析:因为FeCl3+3H2O?Fe(OH)3+3HCl,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上述水解平衡右移,HCl挥发,水挥发,灼烧后,Fe(OH)3分解,最后获得Fe2O3。 18.等体积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解析:C、D 解析:题干明确析出,酸碱彼此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的盐,水解呈碱性,否出A、B。在生成的盐MA中,MA是强电解质,H2O是弱电解质,且A-+H2O?HA+OH-,使C(A-)、C(H+)减小,所以C正确。D表示了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的规律,也正确。 19.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汞、纤维素以及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1.5×10-3mol·L-1,C(SO42-)=2.5×10-4mol·L-1,C(Cl-)=1.6×10-5mol·L-1,C(NO3-)=1.4×10-5mol·L-1,则该废水的pH为( ) A.11 B.10 C.4 D.3 答案:D 解析:按离子的电荷守恒解题,C(H+)=1.5×10-3+1.5×10-5×2-2.5×10-4×2-1.6×10-5-1.4×10-5=10-3(mol/L) ∴pH=3 20.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钾铝三种盐溶液混合溶于经硫酸硫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的硫酸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 ) A.0.045mol/L B.0.035mol/L C.0.055mol/L D.0.040mol/L 答案:B 解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规律解题。混合溶液中阳离子为K+、Al3+、H+,阴离子为SO42-、OH-其中C(H+)=10-2mol/L,C(OH-)=10-12mol/L,C(OH-)太小,忽略不计。 C(K+)+0.055mol/L×3+0.01mol/L=0.105mol/L×2 C(K+)=0.035mol/L. 二.填空题: 21.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都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的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_ D______ E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D元素形成的单质______ E和B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D和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 D、C、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______ 答案: (1)钠、氧、硫、氮、氢 (2) (3) 2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mol,D为6.5mol,F为2.0mol,设E为x。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中间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x=4.5mol,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值应小于______。 (2)若x分别为4.5mol和5.0mol,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正反应 7.0 解析:设达到平衡时,E的消耗量为2amol D(g)+2E(g)?2F(g) 起始物质的量 6.5 x 2.0 平衡时物质的量 6.5-a x-2a 2.0+2a 因左侧反应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2mol,所以达到平衡时,右侧反应要满足:  整理后得解之:x<7.0 (2)不相等 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的平衡状态,所以物质的量也不同。 23.在25℃,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和VbLNaOH恰好中和 (1)若a+b=14时,则____(填数值) (2)若a+b=13时,则______ (3)a+b>14时,则______,且Va____Vb(填>,<,=) 答案:(1)1 (2) (3)10(a+b)-14 > 解析: (1)在盐酸中C(H+)=10-amol·L-1,在NaOH溶液中C(OH-)==10b-14mol/L 酸碱完全中和:则C(H+)·Va=C(OH-)·Vb =10(a+b)-14=100=1 (2)10(a+b)-14 ∵a+b=13 ∴ (3)10(a+b)-14 ∴a+b>14 ∴Va>Vb. 三.计算题: 22.为了测定人呼出来的气体中CO2的含量,将1000毫升呼出来的气体通入50.0mLBa(OH)2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过滤后取20.0mL澄清溶液,用0.100mol/L的盐酸滴定,当耗去20.4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另取20.0mL原Ba(OH)2溶液,用同种盐酸滴定,耗去36.4ml盐酸时,恰好反应完全。请计算人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 答案:4.48% 解析: 20mL Ba(OH)2溶液中含有Ba(OH)2物质的量 = 20mLBa(OH)2溶液吸收CO2物质的量 = =8.0×10-4mol 50mLBa(OH)2吸收CO2物质的量=8.0×10-4mol×=2×10-3mol 1000ml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22.4L/mol×2×10-3mol =4.48×10-4L =44.8mL 人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