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主备人: 陈志鹃 ) 教研组长审查签名:
高中新人教版 教案执行时间: 第三周
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阐述原子价电子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2.解析: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价电子与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 解析: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运用了联想、对比、归纳的方法,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引言]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元素原子的结构决定,而元素原子的结构又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即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外在反映。那么研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有何意义呢? [
问题1:请大家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表格底色有几种?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区域特别集中,沿着周期表中硼、硅、砷、碲、砹跟铝、锗、锑、钋之间画一条线,线的左面是 元素,右面是 元素。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 ,又能 性。
结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见课本16页图1-9)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师生活动:教师讲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总结的能力。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问题2:什么是价电子?
请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主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根据上表回答,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最高正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思考1: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有什么规律?
师生活动:教师讲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4.小结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 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 +∣最低负价∣= 8。
5.目标检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 序数,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 。
2.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 ,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以X表示卤素)。
3.填表
教学反思: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