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教具准备 浓硫酸、纸、火柴、白糖、铜片、布、硝酸、硝酸钡、烧杯、玻璃棒、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等 教学过程 [多媒体]化学家的“元素组成通式”——C4H4 Clear—Head 清醒的头脑 Curious—Heart 好奇的精神 Clever—Hands 灵巧的双手 Clean—Habit 洁净的习惯 师:如果我们能以化学家的科学素养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科学高峰一定瑰丽多姿。下面请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一则小故事。 [投影]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讨论与深入地思考。 (材料有很强的震撼力,学生陷入了沉思) 师: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复习投影]描述下列的实验(见附图)现象,并说明稀H2SO4的性质。  (学生先讨论,然后请几名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同学补充现象) 师:请大家完成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生:学生书写方程式(同位同学互相检查,教师用实物投影检查正误后,投影正确答案) 师:(投影)请看正确答案 Zn+H2SO4—— Zn+2H+====Zn2++H2↑ NaOH+H2SO4—— OH-+H+====H2O Fe2O3+H2SO4—— Fe2O3+6H+====2Fe3++3H2O BaCl2+H2SO4—— Ba2++ ====BaSO4↓ 师:对于浓硫酸的相关知识,你们了解多少? 生: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可以回答出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等。 师:实验室制氢气时选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和硝酸,为什么?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师:浓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 师:实验室制取氯化氢,为什么用浓硫酸与固体食盐共热?利用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生:难挥发性。 [板书](一)硫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特性 (1)难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师: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利用浓硫酸的什么性质?(生:吸水性) [板书](2)吸水性 [动画模拟]浓硫酸吸收H2中的水蒸气 师:因为浓硫酸难挥发,所以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浓度、质量都不发生变化,这样说对吗?如果是浓盐酸或浓硝酸呢? 生:根据酸的不同性质,思考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 师:中午快到了,有些同学可能已经饿了,我已经给大家准备了精美的点心供大家加餐。 [演示实验]黑面包实验 蔗糖炭化: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白色的蔗糖变黑,体积膨胀,产生大量的白雾。 (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实验现象:①蔗糖由白→黑; ②生成的黑色物质呈面包状; ③闻一闻有刺激性气味。 师: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黑色产物是什么?体积为什么会膨胀? 生:(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又吸水放热,使生成的碳继续被浓硫酸氧化产生大量的气体。解释现象:浓H2SO4与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蔗糖分子中的H和O,生成C和H2O。 [板书](3)脱水性 (媒体)黑面包现象的本质: C12H22O11  12C+11H2O 有机化合物 黑 归纳: 吸水 脱水  对象 游离H2O 有机化合物中的H和O  本质 H2SO4+xH2O====H2SO4·xH2O+Q 按H2O的组成脱去有机物中的H、O原子,脱去后生成水   [设问]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注入浓硫酸,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生: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因为浓硫酸吸收了胆矾中的水分,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设问]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可能有什么后果,应该怎样处理呢? 生:立即用抹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溅入眼中,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进一步理解浓硫酸的脱水作用,并掌握化学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动画模拟]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 (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进一步理解吸水性的含义,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板书]2.强氧化性 [实验4-8]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思考](1)本实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 (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4)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加强其对直观现象的认识) [观察现象]①固:红→黑 ②液:无→棕黑→蓝色 ③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使品红溶液褪色。 (怎样鉴别生成的气体?教师要启发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板书]①Cu+H2SO4(浓)CuO+SO2↑+H2O 还原剂 氧化剂 黑 ②CuO+H2SO4(浓)====CuSO4+H2O 酸性 合并式①+② +2H2(浓)====SO4+↑+2H2O 师:[探究(1)]铜片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呢?怎么生成的呢?(学生开拓思维,积极思考,探究答案) 师:介绍原理 [探究(2)]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上述的实验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呢?你有无方法改进本实验呢? (一石惊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多媒体投影)参考实验装置,让同学比较、评价实验方案的差别和装置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师:请大家思考,在上述反应中: (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什么物质; (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有何改变。 (学生讨论实验问题) 师: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是H之后较不活泼的金属元素,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实验证明,浓硫酸能把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之后的金属(除Pt、Au)氧化成金属硫酸盐,浓硫酸本身被还原生成SO2。 师:浓硫酸能氧化不活泼的Cu、Hg、Ag等H之后的较不活泼的金属,那么H之前的金属是否就更容易被浓H2SO4氧化呢?实践出真知。 (学生演示)常温下将一小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放入浓硫酸中呢? 师: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铝片在浓硫酸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现实与想象不符,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以及与金属单质反应的特点。学生阅读书本后回答问题) [板书]氧化大多数金属:生成物中金属显高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常温下浓硫酸使Al、Fe钝化。 师: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教师启发钝化在实际中的应用:利用浓硫酸的这一特性,可在常温时用铁罐或铝槽车贮运浓硫酸。那么贮运浓硫酸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阅图硫酸槽车 [探究3]将足量锌粒放入浓硫酸中,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会产生H2吗?随着反应的进行呢?试解释原因。  硫酸槽车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开始时应产生S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则产生H2。 (进一步了解浓硫酸与稀硫酸氧化性的差别,并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 师:蔗糖炭化现象:黑色物质为什么疏松多孔呢?(学生答有气体)气体是怎么形成的,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师: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后,又吸水放热,使其继续被浓H2SO4氧化。 师:分析蔗糖炭化后的刺激性气味。 [板书](2)氧化某些非金属如C、S、P等(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硫)。 C+2H2SO4(浓)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师: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又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那么能否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呢?如实验室为什么不用浓H2SO4制取及干燥H2S? [板书](3)氧化某些还原性化合物 2NaI+2H2SO4(浓)====Na2SO4+I2+SO2↑+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师:实验证明:浓H2SO4的特性,稀硫酸都没有;稀H2SO4的性质,浓H2SO4不完全具有。为什么浓、稀H2SO4性质有这么大差别呢?让我们一起分析。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稀H2SO4 也具有氧化性,两者相比有何差别?可举例说明。 [小结]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6(最高价)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而Cu+H2SO4(稀)不反应。可见,H+的氧化性比S+6的氧化性弱且还原产物不同。 (多媒体)硫酸用途视频和图片:  [例题剖析] (例1)浓硫酸具有如下性质:A.酸性 B.强氧化性 C.难挥发性 D.吸水性 E.脱水性,下列实验或事实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将适当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 ( ) (2)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 ( ) (3)棉布上滴上浓硫酸出现破洞。 ( ) (4)浓硫酸不能干燥硫化氢。 ( ) (5)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硫。 ( ) (6)浓硫酸可以制取氯化氢气体。 ( ) (7)浓硫酸不能制取碘化氢。 ( ) (8)铁片投入浓硫酸中不溶解。 ( ) (9)热的浓硫酸中投入银可溶解。 ( ) (10)清洗浓硫酸罐见明火易爆炸。 ( ) (11)胆矾遇浓硫酸变白色。 ( ) 师:有关浓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一直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如何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把硫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呢?本题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大家看试题中设计的问题涉及了硫酸的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硫酸的知识,就硫酸的性质及主要应用从上述11个方面展开讨论,在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知识,提高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师精讲:(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因为浓硫酸与水能形成稳定的水合物,具有吸水性。 (2)浓H2SO4有酸性,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被硫酸吸收生成氨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NH4)2SO4 (3)棉布由纤维素组成,浓硫酸能将其氢、氧两元素以2∶1的比例脱出来,只留下碳而变黑,发生炭化,这是浓硫酸有脱水性。 (4)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浓硫酸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H2S+H2SO4(浓)====S↓+SO2+2H2O,故H2S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5)SO2与浓H2SO4之间因为硫不存在中间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H2SO4有吸水性,将SO2干燥。 (6)浓硫酸沸点338 ℃,是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它可制易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思考:能否利用类似的原理来制备溴化氢、碘化氢等气体呢?) (7)浓硫酸可将碘化氢中的碘离子氧化成为单质碘,得不到碘化氢气体。 (8)常温下,强氧化性的浓硫酸使铁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被钝化。 (9)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将银氧化。 (10)浓硫酸铁罐用水清洗,浓硫酸变为稀H2SO4,发生反应Fe+H2SO4(稀)====FeSO4+H2↑(见明火氢气易燃,发生爆炸) (11)胆矾与浓硫酸作用:CuSO4·5H2O+5H2SO4(浓)====5H2SO4·H2O+CuSO4,现象由蓝色变为白色,属于吸水作用。 答案:(1)D (2)A (3)E (4)B (5)D (6)C (7)B (8)B (9)B (10)A (11)D 师:大家看本题的优点在哪里呢? 生:本题重点抓住了硫酸的重要特性来命题,既有知识的整合,又有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我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 (例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师:通过刚才对例1的分析,再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很方便,请大家讨论试题的命题方向和考查点。 生:由4个选项的特征来探讨浓硫酸的典型性质的表现方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精讲:本题主要考查浓H2SO4的特性。浓H2SO4表现吸水性的前提是物质中含有水分子,利用此性质可干燥除氨气、还原性气体外的气体;而表现脱水性时,一般物质中无水分子,但含氢、氧两元素,将H、O原子按2∶1的物质的量比脱出,故A、C两项皆不正确;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但在常温下不与Cu反应,却能使铁、铝等钝化,故B项不正确。本题答案为D。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由于硫酸的浓度不同,因而硫酸反应情况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1)稀硫酸——弱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出来。 (2)浓硫酸——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与绝大多数金属以及非金属反应,生成SO2——氧化性由+6价的硫离子体现出来。 板书设计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一)硫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特性 (1)难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2)吸水性 (3)脱水性 2.强氧化性 (1)Cu+2H2(浓)====CuSO4+↑+2H2O (2)氧化某些非金属如C、S、P等(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硫) C+2H2SO4(浓)CO2↑+2SO2↑+2H2O (3)氧化某些还原性化合物 2NaI+2H2SO4(浓)====Na2SO4+I2+SO2↑+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活动与探究 1.哪些方法可以区分浓硫酸与稀硫酸?(学生分组课后讨论、归纳总结)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硫酸有哪些主要用途,这些用途分别涉及硫酸的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3.参观硫酸的生产流程,了解硫酸生产的相关知识:如原料、贮存、运输、销售等知识。上网查询有关硫酸的资料,互相交流。 随堂练习 1.向50 mL 18 mol·L-1 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 和0.90 mol 之间 D.大于0.90 mol 答案:A 2.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SO2 D.HCl 答案:B 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C.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答案:B 4.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硝酸 C.硫酸 D.AgNO3溶液 答案:C 5.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 ) 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 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答案:D 6.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答案:BC 7.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相连通的U形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答案:B 8.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则原混合物可能的组成是(n代表物质的量)( ) A.n(Fe)n(S) 总质量等于44 g C.n(Fe)=n(S) 总质量大于44 g D.n(Fe)>n(S) 总质量小于44 g 答案:D 9.硫酸的性质有:A.高沸点;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1)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干燥氢气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 (4)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_________; (5)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C (3)BE (4)E (5)DE(提示: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的同时,生成的单质碳在该环境下,与浓硫酸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