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章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1课时) 主备人 胡蔚华 赵新丽 2012年9月1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2)通过对钠跟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 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 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 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对比法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物质的性质,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对氢气的可燃性研究,可用作绿色能源和火箭的推进剂;通过对溴化银感光性的研究,制成了感光胶卷;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能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氮气)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板书]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投影] 思考下列问题: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 [小组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评价与概括]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媒体展示实例] 物质 研究它们的性质的主要方法  氧气 观察和实验法  氢气 观察和实验法[来源:学科网ZXXK]  锌和铁 观察和实验法  盐酸 观察和实验法  非金属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金属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酸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可例举氧气、盐酸或二氧化碳) 观察物理性质 预测化学性质 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并解释 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过渡] 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板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过渡] 通过同学们交流与探讨,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板书] 1.观察法 [看书并回答] (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来源:学§科§网] (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3)实例:闻气体的气味是观察法,强调不是实验法,学生易错。 [投影] 一、实验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揭示物质的性质; 3、通过实验观察,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等物理性质。 4、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二、要求: 阅读教材,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表】【交流研讨】与【问题思考】。 三、【实验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延展性强弱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分析(或结论)  (1)   (2)   (3)   (4)   (5)   【交流研讨】 1.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 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性质。 【问题思考】 1、实验中,你注意到金属钠是怎样保存的?为什么? 2、通过该实验,你对实验观察的认识有哪些提高(对比初中阶段)?形成了哪些观察的方法以及透过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的反应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拓展延伸] 1. 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2. 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概括]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熔点为97.81。C ,沸点为882.9。C ,密度为0.97g·cm-3金属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2Na +2H2O = 2NaOH + H2↑ [过渡]刚才我们从“观察法”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板书] 2、实验法 (1)含义: 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解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实例 [投影]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实验目的】1、学会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3、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试剂和仪器】 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 【实验步骤】1.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使其与氧气反应。 2.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与氧气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金属钠 在空气中放置    在空气中 加热金属钠    【交流与讨论】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和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问题思考】 1.这组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理解实验法的意义。 2.在你做过的实验中,还有因条件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吗? [媒体展示或描述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和结论](略) [概述]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钠,失去金属光泽(因此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板书] 4Na +O2 = 2Na2O 2Na +O2 = 2Na2O2 [板书] 3、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板书] 4、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学生活动] 请大家小组讨论完成教材第12页“交流·研讨” [小组讨论] [表达与交流][来源:Z_xx_k.Com][来源:学科网ZXXK] [评价与概括](课件,略) [概述] 上面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的四种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物质的某方面性质时,可能只用到一种或两种方法,但在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时却常常是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综合应用。 [反馈练习] 1、下列物质在自然界中不能长期稳定存在的是 ( D ) A、硝酸钠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氧化钠 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 ( D ) ①钠比水轻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在时要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 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 (  B ) ①试管夹 ②镊子 ③小刀 ④滤纸 ⑤研钵 ⑥烧杯 ⑦坩埚 ⑧石棉网 ⑨玻璃片 ⑩药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⑨ C.③④⑧⑨⑩ D.②⑤⑦⑨⑩ 5.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钠是一种较硬的金属,导热性好 D.钠是一种比水轻的金属 6、将4.6g Na投入到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D ) A、等于4.6% B、等于8.0% C、小于8.0% D、大于8.0% 7、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是 ( C ) A、灭火器 B、水 C、细砂 D、煤油 【课堂评析】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重要内容的第1课,学生在刚进入高中学习知识时,对化学绝大部分是感兴趣的,故本节课我们仍然努力在艰苦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正常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节重点是通过金属钠的性质来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几种基本方法,熟练掌握钠的有关性质。 在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内容时,对于迁移中的内容如,与盐酸溶液或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少数学生不太会应用给出的信息如已知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与H+ 的反应,容易想成钠先与水再与盐酸或者钠置换出了铜单质,需教师提示、引导。 在反馈练习中第3题学生因为看不清要求而选成“正确的”容易错,第6题的计算部分学生能力不够,思维过程过于复杂或看错、选错,而第7题中的选项A是学生需要自主了解的,灭火器的原理很多学生不知道,故设为选做题放在最后。 本节课尽力做到基本内容在课上完成,做到课堂效率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尽量使实验的时间再缩短,争取更多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