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的主要性质; 2.引导学生对比学习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与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及碳酸),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 难点:硅酸的性质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新课导入 从电脑的芯片、光导纤维、水泥、玻璃和瓷砖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硅及其化合物。    [来源:学科网] 自学讨 论 指导学生阅读,并给出知识整理表格及思考题。 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 示意图 在自然界  碳[来源:Zxxk.Com]     硅[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阅读教材P62第1、2、3自然段及资料卡片内容,填表完成知识整理,然后思考讨论: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1)两元素的共性: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四价)化合物。 (2)存在差异: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而碳却没有此特点。   承上启 下 二氧化碳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物理性质:CO2是一种 色 体, 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 化学性质: CO2 + H2O ― CO2 + NaOH ― CO2 + CaO ―   思考交 流 提示: 二氧化硅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由CO2的性质推测SiO2可能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自学讨 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给出问题 阅读教材P63及P64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SiO2实际具有的性质与上述推导一致吗?有没有不同的表现?请举例说明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与上述推断不完全相同。不同表现是:SiO2是一种难熔固体,不溶于水。正是因为SiO2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但常温下除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外,还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的类型: SiO2 + NaOH — SiO2 + CaO — SiO2 + HF —   自学讨 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使其了解二氧化硅的结构和用途。 (1)阅读教材P63:科学视野内容,认识SiO2的结构 (2)观察教材P63~P64上的图4—3、图4—4和图4—5,了解SiO2用途,并了解用途与性质间的关系。   归纳整 理 (1)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的正四面体结构。 (2)SiO2性质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坚硬、难熔的固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其立体网状结构决定的。   应用与实践  (1)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要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2)有人认为SiO2既能和碱反应又能和酸反应,所以应认为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1)因为SiO2易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使试剂瓶受腐蚀,同时生成的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易使瓶塞粘在一起而难以开启。 (2)不同意这种看法。   知识梳 理 给出下列表格,比较性质异同 CO2   SiO2  能否与水反应    能否与氧化钙反应    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能否与氢氟酸反应    能否与碳反应  参看课后习题4     思考交 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给出问题 阅读教材P64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硅酸与盐酸比较,谁的酸性强?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出来的? (2)硅酸与碳酸比较又会怎样呢?   实验探 究 提示: 酸与盐反应规律之一是较强的酸能制出更弱的酸。 完成实验4—1,并填写教材P65相关表格。 补充实验:往一定量的饱和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硅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碳酸的酸性都弱。这是根据往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足量的CO2后,产生不溶于水的硅酸判断出来的。   应用与实践  写出以SiO2为原料制备硅酸的化学方程式   自学释 疑  结合实验4—1,阅读教材P64最后一自然段,归纳总结硅胶的制备方法及其重要应用。   归纳整 理 制备方法: 加适量盐酸或通入足量CO2 干燥脱水 硅酸钠溶液 硅酸溶胶 硅胶 用途:常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1、二氧化硅  2、硅酸 (1)用途 (1)制备 (2)物理性质 (2)性质 化学性质 (3)用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