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下列离子中,半径依次变小的顺序是( ) A. F-,Na+,Mg2+,Al3+ B. Na+,Mg2+,Al3+,F- C. Al3+,Mg2+,Na+,F- D. F-,Al3+,Mg2+,Na+ NaCl晶体中钠和氯离子周围都是由六个相反离子按八面体形状排列的,解释这样的结构可以用( ) A. 杂化轨道 B. 键的极性 C. 离子大小 D. 离子电荷 石墨晶体是( ) A. 原子晶体 B. 金属晶体 C. 分子晶体 D. 前三种晶体的混合型. 关于离子晶体的性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高熔点的物质都是离子型的物质; B. 离子型物质的饱和水溶液是导电性很好的溶液; C. 熔融的碱金属氯化物中,导电性最好的是CsCl; D.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比同周期的碱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高.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 NaCl B. AlCl3 C. KF D. MgO 关于离子极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正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极化作用越强; B. 离子极化作用增强,键的共价性增强; C.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电荷重心重合; D. 复杂阴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越高,变形性越小. 下列离子最易变形的是( ) A. F- B. CN- C. NO3- D. Br- 下列阳离子变形性最大的是( ) A. Na+ B. K+ C. Li+ D. Ag+ 下列各组离子中,既有较强的极化性又有较强的变形性的一组是( ) A. Li+、Na+、K+ B. Mg2+、Ca2+、Ba2+ C. Ag+、Pb2+、Hg+ D. Cl-、Br-、I- 下列化合物熔点最高的是( ) A. MgCl2 B. NaCl C. ZnCl2 D. AlCl3 下列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AgF B. AgCl C. AgBr D. AgI 下列化合物哪个熔沸点最低( ) A. KCl B. CaCl2 C. AlCl3 D. GeCl2 下列氧化物属于离子型的是( ) A. Ag2O B. ZnO C. PbO2 D. BaO 二.填空题 离子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1>.离子电荷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构型(除2e.8e,18e外)还有: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同周期元素离子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随离子电荷数增加,阳离子半径____, 阴离子半径________. 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8e. 18e (18+2)e (9-17)e ) <1>. Cr___________ <2>. Pb_____________ 在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随着族数的递增,正离子的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元素其阴离子半径________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________原子半径. 晶体的特性有三: <1>.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MgCl2AlCl3SiCl4自左向右各化合物熔 点依次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下表: 物质 晶格结点上质点 质点内作用力 晶体类型 预测熔点高低  CaO 离子.Ca 2+.O 2-  离子键 离子晶体 高  SiC      HF      离子的极化力是某种离子使异号离子被极化而变形的能力,极化力与离子电荷,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复杂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该阴离子的变形性________,阳离子电荷越大,半径越小,其极化作用_________. 离子极化使键型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化,化合物的晶型也相应由________向__________转化. 在晶格内仍能表示晶格特征的最基本部分称为单位晶格或称________所以__________ 在空间做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就是晶格. 当某离子型化合物的r+/r-≈0.512时,其空间构型可能是________型,配位数则为_______. NaCl型离子化合物晶胞中正负离子配位数为6,ZnS型离子化合物晶胞中正负离子配位数为________,CsCl型离子化合物晶胞中正负离子配位数为________. 三.问答题 离子半径本应指离子电子云分布范围,但电子云分布无断然界面,所以严格的说,离子半径是不定的,我们通常所了解的离子半径是怎样得来的? 金属晶体有哪三种紧密堆积?其晶格中金属原子配位数各为多少? 为什么SiO2的熔点高于SO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可导电,金刚石不能,为什么? 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怎样影响离子晶体的性质? 离子晶体一般硬度虽大,但比较脆,延展性差,为什么? 根据半径比规则预测下列化合物的晶体的空间构型(依半径比值说明). BeO. MgO. CsI (已知 r(Be2+)=35, r(Mg2+)=66, r(Cs+)=167, r(O2-)=132, r(I-)=220 单位:pm ) 为什么AgI按离子半径比(126/220=0.573),应该是配位数为6的NaCl型结构,而实际上是配位数为4的ZnS型结构? 试从离子极化观点解释,HgCl为白色,溶解度较大,HgI为黄色或红色,溶解度较小. 试比较下列两组化合物中正离子极化能力的大小. <1>. ZnCl2、CaCl2、FeCl3、KCl <2>. SiCl4、AlCl3、PCl5、MgCl2、NaCl 如何解释下列颜色变化? AgF 无色 AgCl 白色 AgBr 浅黄色 AgI 黄色 ZnCl2的沸点和熔点低于CaCl2,如何解释? 第八章 晶体结构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A C D A  B C D D  C B A D  D     二.填空题 2. 离子半径 3.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1. (18+2)e 2. (9-17)e 减小 增大 1. (9-17)e 2. (18+2)e 依次减小 Na+>Mg2+>Al3+ 大于 小于 有固定的熔点 各向异性 递降 阳离子电荷自左向右升高,极化力增强,Cl是第三周期元素,半径较大,变形性大,正负离子间相互极化能力渐增,致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晶体类型从离子型向共价型过渡的结果.9 物质 晶格结点上质点 质点内作用力 晶体类型 预测熔点高低  CaO 离子.Ca 2+.O 2-  离子键 离子晶体 高  SiC  Si 2+ C 2- 共价键 原子晶体 很高  HF 极性分子.HF 分子间力.氢键 分子晶体 低  10.离子半径 离子电子层结构 11.越小 越强 12.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13.晶胞 晶胞 14.NaCl 6 15.4 8 三.问答题 答:假定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是正负离子半径和,即 d=r++ r-d可通过x射线分析实验测得并规定实验测来的r(F-) =133pm,r(O2-)=132pm为标准,依此计算其它各离子半径. 面心立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12 体心立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8 六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12 SiO2为原子晶体,SO2为分子晶体,所以,前者熔点高,后者熔点低;石墨为层状晶体,层与层之间有离域的π电子,所以它能导电,金刚石为原子晶体,不能导电. 根据库仑定律,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正负离子彼此间静电作用力越大,因而该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答:由于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的有规则的排列,当晶体受外力时,各层离子位置发生错动,而使离子间引力减小,斥力加大,因而易碎. BeO属ZnS型(r+/r-=0.265) MgO属NaCl型( r+/r-=0.500) CsI属CsCl型(r+/r-=0.759) 答:因Ag+(18e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和变形性,而I-半径比较大,变形性强.所以在AgI晶体中Ag+与I-间有较强的相互极化变形作用而使离子强烈靠近电子云发生重叠,造成配位数减小,晶型改变. 答:Hg+为18e构型的,极化力较强,变形性也比较强,而Cl-与I-相比,I-离子半径更大,变形性更强,所以Hg+与I-间附加极化作用很强,其结果使晶体中共价成分增大,而难溶于水和颜色加深. <1>. ZnCl2>FeCl3>CaCl2>KCl <2>. PCl5>SiCl4>AlCl3>MgCl2>NaCl 答:根据离子极化作用增强可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的道理,F-、Cl-、Br-、I-的半径依次增大,变形性增大,Ag+为18e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则Ag+X-之间的相互极化作用依次增强,而使AgF.AgCl.AgBr.AgI的颜色依次加深. 11.答:由于Zn2+的半径比Ca2+的小,Zn2+是18e型,而Ca2+是8e,所以Zn2+离子极化作用强于Ca2+,使得ZnCl2共价成分高于CaCl2,所以熔沸点低于CaCl2. 化学性质相似 D. 质量数不相等,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的摩尔质量,正确的描述是指( ) A. 任何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B. 标况下,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C. 含有阿佛加德罗数目个原子的质量 D. 数值上等于原子量,单位为g·mol-1的质量 一种未知气体,在一台扩散仪内以15.0mL·s-1的速度扩散,而此仪器内甲烷气体以30.0mL·s-1的速度扩散,则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64 B. 32 C. 144 D. 72 完全中和10升0.01mol·L-1 H2SO4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2mol C. 0.5mol D. 0.4mol 与20克SO3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CO2的质量为( ) A. 33克 B. 44克 C. 16.5克 D. 22克 3.1克磷与氯气反应,生成PClm和PCln混合物,已知PClm和PCl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PClm和PCl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 3 B. 2 C. 0.06 D. 0.04 E. 0.05 一定量的某气体于300K时装入10升密闭容器中,此时压力为91.2kPa,若温度升高为360K,容器压缩为原来的3/4,此时压力将变为( ) A. 68.4kPa B. 121.6kPa C. 146kPa D. 73kPa 将等体积的氧气和氢气放入钢瓶中,此时的温度为423K,压力为20.26kPa, 经点燃爆炸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则P总, P分别为( )kPa A. 10.133 B. 15.199 C. 5.066 D. 0.1 E. 0.05 将100kPa压力下的氢气150mL和45kPa压力的氧气75mL装入250mL的真空瓶,则氢气和氧气的分压分别为( ) A. 13.5 B. 27 C. 60 D. 72.5 E. 145 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 A. 低压高温 B. 高压低温 C. 低温低温 D. 高温高压 下列关于分子论的论点,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C.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D. 以上论述都不正确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原子比分子的体积小 B. 原子比分子的质量小 C. 分子能不断地运动,原子则不能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而原子则不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纯净物称单质 B. 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纯净物称化合物 C. 纯净的石墨晶体由C-12,C-13,C-14构成碳单质 D. 纯净的氧中含少量的臭氧构成氧单质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必然含有( ) A. 42个质子和41个中子 B. 1个中子,41个质子和41个电子 C. 83个电子 D. 42个中子和41个质子 多核素元素的几种核素,在其原子核中具有( ) A. 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 B. 相同的质量数,但原子序数不同 C. 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D. 相同的中子数,但质子数不同 H-1, H-2, H-3与O-16, O-17, O-18六种核素,组成水的分子类型总数是( ) A. 9种 B. 8种 C. 18种 D. 27种 核素C-12的原子质量为12.0000u,丰度为98.89%,核素C-13的原子质量为13.0033u,丰度为1.109%,则碳的平均原子量为( ) A. 13.0008, B. 12.011 C. 13.0045 D. 12.050 分子量为58的化合物,含5/29(质量)的氢,其余为碳,这个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为( ) A. 5 B. 4 C. 8 D. 10 有一元素X,它与氧化合形成分子式为X4O的化合物,如果8.40千克的X与6.50千克的氧恰好完全化合,则元素X的原子量是( ) A. 24.0 B. 31.0 C. 54.4 D. 70.3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2.00克CO2体积为1.12升,同温同压下,2.00克某气体体积为0.77升,已知CO2分子量为44,则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64 B. 34 C. 18.8 D. 80 氯的平均原子量为35.453, 自然界存在的氯的同位素仅有Cl-35,Cl-37则Cl-35, Cl-37在自然界的丰度比近似为( ) A. 1:4 B. 3:1 C. 4:3 D. 3:2 标状下,25升气体的质量是0.050kg,则与气体的分子量最接近的数值是( ) A. 22: B. 34: C. 45: D. 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某物质的摩尔质量 B.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C. 标况下,1摩尔物质的质量才是摩尔质量 D. "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是通过摩尔质量联系起来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C. 标准状态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D. 标准状态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一定量的某气体, 压力增为原来的4倍,绝对温度是原来得2倍,那么气体体积变化的倍数是( ) A. 8 B. 2 C.  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气体产生的压力,与其它气体的存在有关 B. 一种气体产生的压力,与其它气体的存在无关 C.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各气体的分压力之和 D. 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总压与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之积 初始压力为101.3kPa的N2(g) 1升和CO2(g) 1升装入一个单向抽空的0.5升容器中,如温度保持不变,N2(g)的分压为( ) A. 101.3kPa B. 202.6kPa C. 303.9kPa D. 405.2kPa 一敞开烧瓶在280K时充满气体,要使气体逸出,则应将温度升高到( ) A. 400K B. 300K C. 420K D. 450K 合成氨原料气中,H2,N2比为3:1(体积比),除此二种气体外,还含有杂质气体4%,原料气总压为15198.75kPa,则N2,H2的分压分别为( ) A. 4217.0kPa B. 3647.7kpa C. 3500kpa D. 11399.1kPa E. 10943.1kPa 可使气体扩散速度增大的因素为( ) A. 增加气体的质量 B. 加入催化剂 C. 升高气体的温度 D. 恒温恒压下加入其它气体 标况下某气体1.12升,质量为1.25克,则H2的扩散速度是同条件下该气体扩散速度的( )倍 A. 12.50 B. 0.08 C. 3.54 D. 0.35 一未知气体在一台扩散仪器内以10米/秒的速度扩散,在此仪器内,CH4气体以30米/秒的速度扩散,此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 ) 银有质量为106.902u和108.900u两种同位素,以知银元素的原子量为107.870,求质量为106.902u的同位素的丰度为( ) A. 51.35% B. 48.65% C. 60.25% D. 39.75% 用氢还原某n价金属氧化物时,1克氢气能还原m克氧化物,则该氧化物中金属的原子量是( ) A. (m-8)n B. (8-m)n C. mn+8n D. (m-16)n 某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RO3, 该元素R能与氢生成氢化物,其中氢的含量为17.76%,那R的原子量为( ) A. 7 B. 14 C. 31 D. 75 用足量的金属还原m克某金属氧化物R2O3 ,得n克金属R,则R的原子量为( ) A.  B.  C.  D.  欲配制1升含NH310%的氨水,(d=0.96g·mL-1),标准状况下,需NH3的体积为( ) A. 253升 B. 126.5升 C. 63.25升 D. 0.1265升 373K与98658.6Pa压力下,一物质蒸气密度d=0.5977克/升,该物质的分子量( ) A. 64 B. 34 C. 144 D. 18.8 关于摩尔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计量一系统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量多少的数量单位 B. 摩尔既是计量一系统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量多少的数量单位,又是表示它们质量大小的质量单位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C-12的原子数目相等 D. 摩尔是一个质量单位 在相同条件下,2.00L某气体质量为3.04克,8L的N2的质量为10克,则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17 B. 34 C. 68 D. 136 一个20升的氧气钢瓶,未使用前其压力为1.52×107Pa,(室温293K时) 使用一段时间后,钢瓶内压力降为2.03×105Pa,则用掉的氧气的质量为( ) A. 3.461 B. 1.825 C. 1.731 D. 0.913 二.计算题 将含有硝酸铜和铜粉的混合物若干克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结果反应前后质量未变,求原混合物中铜和硝酸铜的摩尔百分组成. (原子量: N:14 O:16 Cu: 64) 300K,101.325kPa下,一烧瓶充满氮气的质量为0.050426kg,在相同条件下, 充满氢气为0.049888kg,则烧瓶的体积为多少升? 将含等摩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反应器,在30397.5kPa下反应,若氢气反应掉20%,这时反应器内的压力为多少? 将等体积混合的SO2(g),O2(g)的混合气体,通过接触器,有90%的SO2变为SO3,求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将两团棉花塞子,一个用浓氨水湿润,另一个用浓盐酸湿润,同时塞入一根长0.97M的玻璃管两端,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首先接触的地方,生成一个NH4Cl环,问这一环在距氨棉塞一端多远处出现?若V(NH3) =30ml·s-1则V(HCl)是多少? 0.3263克某金属的氢化物MH2与水作用, MH2 + H2O →M(OH)2 +H2↑,在294K,101.3kPa条件下得干燥H20.345升,求此金属的原子量 。 在300K和101kPa时,一块0.136克的Al-Zn合金与盐酸完全反应,得到干燥的氢气为0.129升,试计算合金中铝的百分含量。 原子量: Al:27 Zn: 65 Cl: 35.5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