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难点:理解原子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型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情景导入
【设问】通过初中和必修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和硅虽然都是ⅣA族元素,但他们的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却差别较大。例如,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却是熔点高、硬度大的晶体,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他们的结构及性质上的不同。
学生聆听、思考。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发现
【自学】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然后完成学案中的[基础自测]内容,再相互讨论,将发现的疑难问题写到学案的[问题发现]栏目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及正确使用学案。)
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完成学案中的相应内容。相互讨论,提出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
?
?
问题探究与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学科网ZXXK]
?
?
?
?
?
?
问题探究与应用
【问题探究1】在初中我们都学习过金刚石的性质(展示金刚石的图片),金刚石有哪些特性?这些性质显然是由金刚石的结构决定的,已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是sp3,那么,金刚石有怎样的结构呢?请各小组相互讨论,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金刚石的结构模型。
思考
1.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周围紧邻的碳原子有多少个?
2.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有几个共价键?
3.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共价键个数之比是多少?
【板书】一.原子晶体
1.概念: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归纳拓展】(展示甲烷和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图,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共同分析总结)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是sp3杂化轨道,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也是sp3杂化轨道,故每个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和它近邻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正四面体形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其中C—C键键长为0.154nm,键能为347kJ·mol-1,正是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造就了金刚石晶体的独特性质。
【迁移应用】关于金刚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
B.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C.是硬度最大的物质之一
D.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板书】2.常见的原子晶体
金刚石(C)、晶体硅(Si)、 晶体硼(B)、晶体锗(Ge) 碳化硅(SiC)晶体、氮化硼(BN)晶体
二氧化硅( SiO2)晶体
【问题探究2】水晶是一种古老的宝石(展示水晶的图片),晶体完好时呈六棱住钻头形,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的结构可以看成是硅晶体中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形成的,那么在二氧化硅中原子是怎样排列的呢?请各小组相互讨论,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
思考1. 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周围紧邻的氧原子有多少个?每个氧原子周围紧邻的硅原子有多少个?在SiO2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是多少?
思考2. 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连接有几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连接有几个共价键?
【归纳拓展】(展示二氧化硅的微观结构图,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共同分析总结)碳和硅都是第ⅣA族元素,若以硅原子代替金刚石晶体结构中的碳原子,便可得到晶体硅的结构;若再在硅晶体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便可得到以硅氧四面体为骨架的二氧化硅的结构。在二氧化硅晶体里,一个硅原子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一个氧原子能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问题探究3】通过以上分析,比较金刚石、二氧化硅与我们前面学过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有何不同?
【归纳拓展】金刚石、二氧化硅与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都不同。可列表比较如下(先让学生自己填表,再分析讲解):
晶体类型
构成微粒[来源:学科网]
微粒间作用力
实 例
金属晶体
?
?
Ca、Cu、Mg
离子晶体
?
?
?
?
?
?
金刚石、
二氧化硅
像这样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成为原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砂、水晶等。
说明:由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可以看出,在每个碳原子周围排列的碳原子只能有四个,这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决定的。正是因为在中心原子周围排列的原子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比较松散排列的结构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中的紧密堆积排列有很大的不同。
【迁移应用】在二氧化硅晶体中,原子未排列成“紧密堆积”结构,其原因是( )。
A.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B.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C.二氧化硅是化合物
D.二氧化硅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构成的
【交流与研讨】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部分原子晶体的键能、熔点和硬度表
晶体
键能/kJ·mol-1
熔点/℃
硬度*
金刚石
(C—C)347
3350
10
碳化硅
(C—Si)301
2600
9
晶体硅
(Si—Si)226
1415
7
【思考】1. 怎样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金刚石、硅和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
2. “具有共价键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归纳拓展】
1.在原子晶体中,各原子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由于原子晶体熔化时必须破坏其中的共价键,而共价键的键能相对较大,破坏他们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原子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
2.对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就越高。
【板书】3.原子晶体的物理特性
在原子晶体中,由于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而且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所以原子晶体的
(1)熔点和沸点高[来源:学|科|网]
(2)硬度大
(3)一般不导电
(4)且难溶于一些常见的溶剂
【迁移应用】碳化硅的晶体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它与晶体硅和金刚石相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C.三种晶体中的结构单元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D.三种晶体都是原子晶体且均为电的良导体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并根据想象动手制作金刚石的球棍模型。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来源:Zxxk.Com]
?
学生回顾复习杂化轨道知识,完善自己的金刚石球棍模型。
?
?
?
?
学生练习,巩固有关金刚石的知识。
?
?
?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并根据想象动手制作二氧化硅的球棍模型。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
?
学生根据分析,完善自己的二氧化硅球棍模型。
?
?
?
?
?
学生复习、填表,总结复习有关晶体的知识。
?
?
?
?
?
?
?
?
?
?
?
?
?
?
?
学生练习,巩固有关原子晶体的知识。
?
?
?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原子晶体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原因。
?
?
?
?
?
?
?
?
?
?
?[来源:学。科。网Z。X。X。K]
学生练习,巩固有关原子晶体性质递变规律的知识。
通过问题探究和迁移应用,学习金刚石的知识。
?
?
?
?
?
?
?
?
?
?
?
?
通过问题探究及迁移应用,学习二氧化硅的知识。
?
?
?
?
?
?
?
?
?
?
?
通过问题探究,总结出原子晶体的有关知识,比较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不同。
?
?
?
?
?
?
?
?
?
?
?
?
?
?
?
?
通过问题探究,总结原子晶体的熔点等递变规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