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二中 历史学科 编题人 齐有锋 审稿人 闫明刚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材一方面系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理解其特征和影响;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政策对比了解战后美英对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争夺;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通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和在此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除隔阂,加强合作。 (3)学会搜集身边的相关材料,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项政策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 新闻一: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时隔8个月,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跨过万亿美元大关。 新闻二:花旗银行预测外汇储备增长仍将持续,今年年底达到10500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13500亿美元,2008年将高达15000亿美元。 新闻三:在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作为一国财富实力的体现,当时的中国迫切希望通过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来积累外汇。在以出口创汇为极大荣耀的时代,鼓励出口和鼓励吸引外资一度成为妇孺皆知的政策。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贸易额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如今,突破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许在当时看来是那么不可企及,但现在已赫然存在。 新闻四:有经济学家估算,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中有约70%是美元资产,包括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收益较高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公司债券等(2006年8月份中国持有3,3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20%为欧元资产,另外10%为包括日圆和韩圜在内的其它货币资产。 思考:1.我过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 2.我国外汇储备中一什么资产为主?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美元并提问:为什么美元曾经被称为美金? 通过多媒体即实物资料,以直观生动的影像创建本课学习的历史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 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学生结合材料和P104页“历史纵横”,思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 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共识:①协调世界经济②稳定经济秩序③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学生看书归纳出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和世界银行的成立4.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 展示材料: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积极作用:稳定秩序和恢复经济;消极作用:美圆中心、美国霸权过渡: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世界金融和货币的新秩序,然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际间的贸易,贸易领域的混乱也是二战期间及战后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如何来协调贸易政策的呢?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播放:2001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情景,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 引出问题: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何时成立?其宗旨是什么?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 探究: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谁为主导的?从纵向看对世界贸易的作用如何?从横向看又能看出些什么?它十全十美吗?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结合《学思之窗》讨论: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四)教学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标志着一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 金融: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贸易:关贸总协定 当堂检测 1、“The IMF is an organization of 184 countries, working to foster global monetary cooperation, secure financial stability”这个国际组织IMF是 ( )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联合国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贸组织 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是(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右图分别是哪两个组织的标志(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 4、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A、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 B、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C、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D、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D A D 九、板书设计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4.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十、、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且通过战后设立的经济组织强化了其主导地位。这是本课所期许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一方面打破“你讲,我听;你灌输,我接受;你布置,我练习”的旧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试图构建新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却有似乎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是为最大的困惑。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历史编写人齐有锋审稿人阎明刚 课前预习学案设计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二、预习内容 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⑴、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英国)经济实力 ,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 成为世界最大的 。 ② 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⑵、过程: ①1944年, 等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即世界银行)成立,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 为成员国提供 。 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⑶、内容或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⑷、作用: 积极作用: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饿特权和支配地位。 ㈡“关贸总协定” 签订: 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 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作用:积极——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㈢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通过“关贸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 、“ ”。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二、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2、合作探究 探究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探究二、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何时成立?其宗旨是什么?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反思总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标志着一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 金融: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贸易:关贸总协定 4、当堂检测 1、“The IMF is an organization of 184 countries, working to foster global monetary cooperation, secure financial stability”这个国际组织IMF是 ( )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联合国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贸组织 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是(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右图分别是哪两个组织的标志(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 4、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A、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 B、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C、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D、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D A D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作用是( ) ①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标准和基础 ③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④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签署于1947年 B、是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国际性多边协定 C、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 D、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说明了( ) 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 B.美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C.苏联与美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D.欧洲经济中心开始动摇 4.、二战后,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195亿的巨额贷款来自与(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红十字会 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不包括( ) A.处理和协调国际贸易 B.降低关税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减少贸易壁垒 7、.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 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8、二战后形成的调整世界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下列有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反映了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发展的趋势 C.标志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完成 D.反映了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A C B B A A A A. C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60亿美元,70年代前三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7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 --- --- 26.5 30 29.6   回答: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10.(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它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它的积极作用是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提高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消极作用是美元居于主导地位,它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4)它是在美国战后初期的实力基础上建立起来,是当时美国实力优势的体现,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70年代走向了崩溃。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