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设计:《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教学在正确分析启蒙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应充分使学生认识到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层面,并提出了法治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采用观察体验学习法、材料分析法。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本课内容涉及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难点:思想家思想发展具有的传承性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2.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进步性。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体验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具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新闻视频——卡扎菲为何而败? 2.用一段《论卡扎菲的倒掉》 听说,利比亚的独裁者卡扎菲倒掉,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卡扎菲,破破烂烂的映掩于历史帷幕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独裁夕照”,世界十景之一。“独裁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历史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独裁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无数人民就被压在这独裁塔的底下!有个叫做普世氏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作为民主来报恩,嫁给普世氏了;青蛇化作自由,也跟着。一个法国人,伏尔泰氏,得道的禅师,看见普世氏脸上有妖气——伏尔泰说,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学说的法座后,白蛇民主来寻夫,于是就“水漫金山”,便发生了启蒙运动。(仅作参考) 讲授新课:走进历史,探寻启蒙运动的缘由 一、.探寻启蒙之源 A级【知识·梳理】 什么是启蒙(Enlighten)?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2.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的含义: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3.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归纳——四反对四追求 反对专制王权追求民主;反对宗教特权追求自由; 反对贵族特权追求平等;反对愚昧迷信追求科学。 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理性是与感性相对而言的,感性是停留在表面的、是肤浅的;理性是指人的思考与判断,它是深刻的、是挖掘事物内在本质的。总之,理性指导着整个启蒙运动。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B级【自主·探究】:启蒙运动的到来是偶然的吗?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提示:存在决定意识: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①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科学: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④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⑤政治: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 体验历史,感悟启蒙运动的真谛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内容:一用(理性) 二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三追(民主、科学、自由) 2.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启蒙运动的历程: (1)兴起:为什么发源于英国?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在此经济基础之上,英国最早出现启蒙运动; 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2)高潮: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但是,众所周知,启蒙运动的高潮是在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呢?同学们请阅读材料,思考并讨论后,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展示《凡尔赛宫》、路易十五像及阶级对立图片。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练结论。 原因: 第一、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三,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采用情境再现法,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讲述相关事迹,在扮演和讲述中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启蒙思想家们为追求真理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A.伏尔泰:自由平等——启蒙运动的领袖 课件展示:伏尔泰的图像。 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余万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提炼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过渡段: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 B.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立法规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 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主要观点:①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③三权分立;④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哪项是核心内容呢? 提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论法的精神》。 现学现卖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中体现的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主张三权分立 2、首先把孟德斯鸠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是哪个国家?中国是否采取过他的学说,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美国;孙中山选择了三权分立制;但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则只是一块空招牌。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过渡段: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 歌德 C.卢梭:社会契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件展示:卢梭的图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内容,提炼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材料: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人民应采取强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主要观点:①天赋人权;②人民主权;③社会契约;④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社会契约论》 体验历史用博客空间来让学生感受自由三剑客的思想主张。(略) 课堂设问: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在当时最激进、影响深远?谈谈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提示:(学生分析后教师针对性归纳)卢梭的主张最激进,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而是由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赖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它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也有很大影响。 过渡段: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大发展之后,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德意志也诞生了一位名叫康德伟大思想家。 D.德国的启蒙思想家: 康德:人非工具——最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课件展示:出示康德的图像。 课堂设问:阅读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康德的主要观点以及他的历史地位。 材料:“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人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观点: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判断;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非工具: 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人赋的人权;但人要自律;④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A级:【知识·梳理】通过以上讲解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国别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思想地位(贡献)   法 国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提出三权分立原则;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伏尔泰 《哲学通信》 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抨击天主教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反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卢梭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是财产的私有。   德 意 志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工具。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人赋的人权。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B级【自主·探究】归纳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天主教会 都有近代民主思想理念:民主、自由、平等、法治 过渡段: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品味历史,让理性之光照亮未来 三、品味启蒙之果 1、启蒙运动的影响 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我们可以分三类:? 1、分项分析2、全面分析 3、区域分析 A级:【知识·梳理】通过对材料图片及史料的分析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概括总结 从对欧洲影响来看 (1)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击封建统治,是资产阶级政权思想基础。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从对世界影响来看 (1)鼓舞殖半殖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2)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学生诵读名人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 ——伏尔泰 自由只能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 孟德斯鸠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当公民们发现法律有悖于他们的信仰时,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来修改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康德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歌德 C级【深化·探究】探究一: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及异同点 思想主张: 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 文艺复兴(14-17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内容 【反对…】 【追求…】 【指导…】 以 人文主义 为指导 反对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追求人性和现世的幸福 以 理性主义 为指导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追求人权即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  反对形式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 披着宗教的外衣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  影响 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 促进了思想解放 扩大到 政治、哲学、思想各领域,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准备,提出新制度的构想  人文主义阶段 人文主义的发展 人文主义成熟   C级【深化·探究】探究二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启蒙思想家继承人文精神—尊重人和人的意愿、如“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 启蒙思想家发展人文精神—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社会 ,如“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理性。人权去反对神权;民主去反对专制;科学去反对迷信;自由平等去反对禁锢、特权。 D级【深化·拓展】探究三:我心中的大师 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启蒙大师的最深刻的感受。写出认识,表达感受。 老师提示:上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领风骚下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掀骇浪 结束语: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反馈(巩固】 1、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自然科学的发展 C.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3、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因为他认为 A.人民有权推翻暴君,实现”主权在民” B.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当推翻教皇 C.教士贪婪成性,人民应当粉碎教会 D.现存制度压制自由,应当重建开明制度 4、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波及亚洲、美洲 单元小结: (1)起源:前5C 古希腊 智者学派(普’):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西方人文精神 (2)复兴发展:14-16C 的起源及发展 文艺复兴(意):人文主义 (三阶段) 把人从封建神学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性 宗教改革(德): 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3)成熟:17-18C 启蒙运动(法):理性 人权 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建立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