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考 纲]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 标]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2)过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________。
(2)内容
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__________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______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3)发展: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正补充。
(4)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概念辨析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
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
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而政府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
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实行联邦制和__________。
3.内容
(1)德国实行联邦制。
(2)国王: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
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统率军队。
(3)首相:主持政府工作,对______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
国会由选举产生,实际权力很小。4.特点
(1)实际上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2)普鲁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传统得以延续。
5.影响
(1)积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消极: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思维拓展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近代法、德两国几乎同时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政体和民主程度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势力扫荡得非常彻底;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进而颁布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彻底扫清旧制度。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主题1 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特点及原因
(1)政体演变: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89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
国(1804年,拿破仑)→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0年)。
(2)特点
①曲折性(如下图)
②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
确立的基本特征。
(3)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坛。
②政治原因: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人民不满。
③经济原因: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的传统浓厚。
④阶级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⑤外部原因:法国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政体,极力干涉法国大革命。
⑥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独裁统治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精神,广大人民也越来越拥护共和
制度,共和制终于战胜君主制,1875年宪法的制定,使共和制在法律上最终确立。
史料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
爬进来的”。
史料主要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以来,保皇派和
共和派围绕着政体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和较量。
主题2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内容图解
(2)特点
①1875年,国民议会仅以一票优势通过确立共和政体的宪法,即表明共和派势力占主
流,同时也表明君主派势力仍很强大,体现在宪法中则是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
②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
③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3)关于法国民主共和制
史料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
生。
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
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从史料中可得到的主要信息有:①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受参众两院的制约,有民众代议机构——国民议会,具有民主共和制的特征。
②总统具有空前广泛的军、政、立法权力,说明法国保守势力较大。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主题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与特点
(1)内容图解
(2)对其特点的理解与认识
①德意志帝国统治的特点:帝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通过宪法使皇帝和首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虽行使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由此体现出其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另外帝国的军队、军人地位至高无上,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②认识:虽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但相对于历史来说还是一种进步;并且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完成了统一,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诸多因素,使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3)“专制为实、立宪为虚”的特点
史料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史料表明依宪法,皇帝有宣战、缔约、任命宰相、控制议会、统领军队、制定
法律等权力,虽有议会、内阁,但对皇帝没有制约权力。德国民主政治的道路仍很漫长。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主题1 表解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相
同
点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来源:Z&xx&k.Com]
同[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点
政体[来源:学科网]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来源:Zxxk.Com]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元首产生方式
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议会产生方式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众议院,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主题2 法德两国元首职权的不同
史料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职。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
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上述史料分别反映了法德两国国家元首职权。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立法、任命官员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统一性
和多样性
主题1 代议制确立的主要原因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两次工业
革命的进行,加速了民主化进程,
因而代议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2)代议制的确立同时也受到各国国情特别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主题2 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例1 (2011·广东高考)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 C
审题突破 清楚各国议会与君主或政府之间的制约关系,差异是解题关键,知道德国“专制是实、立宪是虚”的特点,即可知答案为C。这里要注意转变“议会与政府”之间概念内涵。
命题感悟 对题干或选项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内涵的转变是需掌握的重要技巧。
例2 (2011·安徽高考)右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答案 B
审题突破 将漫画内容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相结合就能明白漫画寓意:“自由派”猴群受老猴王(树)的控制,很容易就想到德国议会与皇帝的关系,比较备选项,B项说法较符合德国实际。
命题感悟 图片型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地图、漫画等图片为依托创设出新的试题情境,解题一般应做到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审图片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答题方向,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类别。
例3 (2011·江苏高考)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
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答案 B
审题突破 “德国宰相如何有效控制行政权”是材料论证的核心,结合所学很容易判断
答案为B项。
命题感悟 高考命题提供的材料、设问无论怎么新颖,正确解答都绕不开对所学知识的
熟练识记与应用,基础知识才是备考不变的立足点。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西方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方式
1.2011年10月以来,法、美两国总统因忙于2012年的连任竞选,四处做秀演讲吸引了众
多民众眼球。如让他们共同穿越时空回到1878年的时代做总统,其共性不包括( )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题点 从政府决策看法、德宪法内容
2.2011年9月以来,以法、德两国为主的北约国家先是出兵利比亚,随后又援助利比亚,
决策复杂让人迷惑。假如类似决策发生于一战前夕的时代,两国决策的程序是 ( )
A.德: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B.德:议会直接通过;法:议会直接通过执行
C.德:皇帝直接决策;法: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D.德: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代议制在各国确立的法律文献
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 )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
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点 概念——代议制
4.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民意机关,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C.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帝国国会由间接选举产生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新史观——近代化史观
5.追求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下列关于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 )
A.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
B.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C.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
D.政治家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时政热点引发的历史思考
6.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出口到各国的原油分别占到法、德、英国内进口总量的11.7%、5.6%、
4.3%,2011年8月,各国借口利比亚内乱,纷纷派兵利比亚,9月,各国又先后与利比
亚新政权订立友好和约,一时间几大国元首进入世人视线:如图。
请回答:
(1)图中英、美两国领导人的官方职位及产生过程分别是什么?依各国代议制初立时法
律,说一说其各自的“出兵”、“订约”决策方式。
(2)依材料说一说大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
第6讲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
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
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
A.废除君主 B.建立共和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
2.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
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
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
A.实行分权的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
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
A.总统控制了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会很快夭折。这主要是因
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 )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 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
C.人民怀念拿破仑时代 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
5.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
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
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其中的“宪法”是指 (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
6.“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种“方
式”对德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建立了资产阶级总统制
C.建立了与英国完全一样的君主立宪制
D.建立了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7.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
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你认为此规定能通过主要
是因为 ( )
A.德意志统一主要归功于普鲁士
B.其他各邦不团结
C.其他各邦是被普鲁士吞并的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8.《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和闭会之权属于皇
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建议
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材料反映出德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9.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 )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荡;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0.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 )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①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②
国家权力中心
③
皇帝和首相
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
11.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英德两国政治制
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君主为国家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2.有人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如果你也赞同此
观点,最充分的依据是,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 )
A.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B.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C.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D.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议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二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国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2)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以上两种政治体制的
异同。(1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前期,英国是怎样以和
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渐建立起民主制
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6分)
(3)据材料三所述,“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它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
响?(5分)
答案
知识整合
一、1.(2)①君主立宪制
2.(1)共和制 (2)①间接选举 ②议会
二、2.君主立宪制
3.(3)皇帝
4.(2)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命题探究
1.D 2.C 3.B 4.D 5.D
6.(1)职位及产生过程:
英: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并在大选中获胜。
美:总统——选民间接选出。
决策方式:
英:责任内阁通过,议会批准。
美:总统提出,国会参议院批准。
(2)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
课时规范训练
1.C 2.D 3.C 4.B 5.C 6.D 7.A 8.B 9.B 10.D 11.A 12.B
13.(1)法国是民主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2)国家元首的职权:国家元首都掌握了较大的权力;但法国总统受到议会强有力的制约,而德国议会对皇帝没有任何约束力,皇帝主宰议会。
议会的产生:法德两国的两院制议会均有一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另一院法国由间接选举产生,而德国则由统治者任命。
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法国的内阁产生于议会多数党派并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没有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的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总之,法国是一个比较民主的议会制国家,而德国则为具有浓厚君主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4.(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
1832年通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指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
源地之一。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