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专题综述) 科技专题的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本专题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题型上看,选择题、问答题并重;(2)从考查的知识上看,多集中于中国古代史的科技内容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知识。如:2008年重庆文综卷以组题形式考查有关科技的内容,其中,第12—14题分别考查了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知识、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3)经常和国内外重大时政相联系,试题有政、史综合的特点。本专题知识在2010年仍将是高考命题热点。 二、教学内容(专题知识) ( 一)中国古代科技 1.古代的四大发明 发明 发展过程 外传 影响  造纸术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 前期已经有了纸;(2)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 的纸是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3)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出“蔡侯纸”; (4)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 材料。 4世纪,传到朝 鲜,后传到越南 和日本;8世纪 传到中亚,后经 阿拉伯传到非 洲和欧洲。 有利于人类文化 的传播,为人类 文化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2)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发 明以后,向东传 到朝鲜和日本, 向西传到埃及 和欧洲。 为世界文明做 出了重要贡献。  火药 (1)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制火药的配方; (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 火药武器;(3)北宋政府设专门机构制造火 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突火枪”。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 1 3世纪中期传 到阿拉伯,又经 阿拉伯传到 欧洲。 开创了人类作 战史的新阶段, 对欧洲资产阶 级革命起到了 重大作用。  指南针 (1)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示 方向的特性;(2)宋代,指南针已普遍用于 航海。 13世纪,传人 阿拉伯和欧洲 各国。 对世界经济、文 化的交流和发 展有巨大推动 作用;为欧洲航 海家发现美洲 和实现环球航 行,提供了重要 条件。   2.天文历法 (1)三代时期: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历法最大的成就是发明干支纪日法,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中作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时我国历法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战国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3)秦汉时期: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作了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多年。(4)隋唐时期: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表明了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他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5)宋元时期:北宋沈括制订“十二气历”,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统一起来,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元朝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定的《授时历》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数学、物理学、化学 (1)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成就较大,《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墨经》光学八条”很系统。 (2)秦汉时期:《九章算术》是汉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分九章介绍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魏晋南北朝时期。①魏晋时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②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缀术》,对数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 4.医药学 (1)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是最著名的医生,被后代奉为“脉学之宗”,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是其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沿用至今。(2)秦汉时期。两部医书:《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两位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人称“神医”,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3)隋唐时期:①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明清时期:出现总结性的医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农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明清时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完整的农学体系,书中引入《泰西水法》的内容,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的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Z§X§X§K] 6.建筑学 (1)秦汉时期:秦朝时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建筑。(2)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主要成就有隋朝宇文恺主持修建的长安城、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3)宋元时期:①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式样都有详细说明和精致的图样,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②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③金代建造的卢沟桥闻名中外;④元大都是城市建筑的杰作。 (4)明清时期:①明成祖令人营建北京城,蒯祥主持了北京宫殿、园林、寺庙、陵寝等的设计营造,被誉为“蒯鲁班";②明朝中期,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修缮长城。 . 7.地理学 (1)西晋裴秀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认识:我国人民创造出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这是与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密不可分的。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清时期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催生出现代科技,中国在近代逐渐落后。 (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科技 1.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2)德意志学者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了“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2、17世纪—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学科 成就 影响  数学 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牛顿和莱 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 不仅给变量数学奠定了基础,而且给整 个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提供了有效 的运算方法和推理工具。  物理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 出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牛 顿力学体系。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 的标志,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 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电磁学: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发表了 《论磁学》一书,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 质;19世纪,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 韵磁效应;1 831年,英国的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人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机械能可以转 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为人类进人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伦琴首先 发现“X射线”,不久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20世纪初,德国的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动摇了“经典” 力学,为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基础的 现代物理学开辟了道路。  2、17世纪—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学科 成就 影响  数学 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牛顿和莱 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 不仅给变量数学奠定了基础,而且给整 个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提供了有效 的运算方法和推理工具。  物理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 出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牛 顿力学体系。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 的标志,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 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电磁学: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发表了 《论磁学》一书,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 质;19世纪,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 韵磁效应;1 831年,英国的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人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机械能可以转 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为人类进人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伦琴首先 发现“X射线”,不久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20世纪初,德国的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动摇了“经典” 力学,为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基础的 现代物理学开辟了道路。  化学 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 方法引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 始人。    18世纪末,法国的拉瓦锡指出燃烧是 燃烧的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的 过程,他还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出质量守 恒定律的第一人。 其理论使化学的发展步人正轨。   19世纪初,英国的道尔顿建立了科学 的原子论;不久,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19世纪中期,物质的分子一原子结构 学说的确立,使化学飞速发展。   19世纪60年代末,俄国的门捷列夫发 现了元素周期律,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无机化学的系统 化和大综合。  化学 17世纪早期,英国的哈维建立了血液 循环学说。 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了正确的基本了 解,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1838年德意志的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 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939年施旺 发现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形成了细 胞学说。 细胞学说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 发展。   19世纪早期,法国的拉马克提出生物 进化的观点;19世纪中期,英国的达尔 文发表《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提出优胜劣汰的原理。    19世纪60年代,法国的巴斯德奠定了 微生物学的基础。   3.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名称 时间 代表性成就 特点 影响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改良型蒸汽机、 汽船、蒸汽机 车、轧棉机、缝 纫机、拖拉机、 轮船。 从英国向欧美传播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把人 类带人“蒸汽时代”,巩固 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 础;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 对立阶级;密切了世界各地 之间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 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 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 电力的广泛应 用、内燃机和新 交通工具的创 制、新通讯手段 的发明和化学 工业的建立。 科学与技术紧 密结合;同时发 生在几个先进 的资本主义国 家;有些资本主 义国家丽次工 业革命交叉 进行。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把人 类带人“电气时代”;垄断 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次 工业革命 20世纪四 五十年代至今 以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电子 计算机的应用 为代表,还包括 人工合成材料、 分子生.物学和 遗传工程等高 新技术。 科学技术在推 动生产力发展 方面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转化 为直接生产力 的速度加快;科 学与技术密切 结合,相互促 进;科学技术各 个领域之间相 互渗透。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 活结构的变化。  三、例题和解题方法 本专题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在复习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用线索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2)在科技大专题的框架下,分设小专题进行复习,如医药学的发展、天文历法的发展等;(3)把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中国的相关历史相联系,如复习工业革命时,可适当联系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加深对工业革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理解。从高考真题来看,有关本专题的试题,比较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故复习时应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例题l】 (2008·重庆文综卷)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1)一(3)题。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解析】 本组试题考查科技方面的知识。(1)解答时注意时间限定语“宋元时 期",选项中只有《梦溪笔谈》符合要求,答案为D。(2)赵三多是义和团领袖,义和团 有盲目排外倾向,故排除③,答案为B。(3)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汽船是用蒸汽驱动 的,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选A。 【例题2】 就涉及的学科领域知识而言,下列书籍包含的资料最丰富的是 A.《资治通鉴》 B.《四库全书》 C.《水经注》D.《农政全书》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题目强调“资料最丰富”,《四 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录典籍3 400多种, 故选B。 四、配餐作业 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歌词:“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启发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予,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表现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自豪。回答l一2题。 1.下列对华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被奉为“脉学之宗” ②擅长外科手术③从植物中提取出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④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神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古代重要的医学典籍反映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 B.《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C.《四部医典》反映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医学的成就 D.《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 3.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墨经》中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数学的重大成就 ②汉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③南朝时期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④元朝郭守敬编定的《缀术》对古代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4.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D.我国在宋代发明的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5.邓小平开始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在 A.1975年的全面整顿工作中 B.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改革开放以后 6.欧洲教会对自然科学的革命的恐慌,这场革命开始于 A.天文学 B.物理学 C.化学 D.生物学 7.“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达尔文 D.巴斯德 8.工业(科技)革命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欧洲,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乘内燃机车驱动的列车去旅行B.用炸药开采矿山来致富 C.在饭店吃完饭后用塑料袋打包D.到医院用激光点去脸上的痦子 9.材料 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克劳在《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中写道:“直到大约17世纪,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对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在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 (2)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是否把握住了这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分析其原因。 (3)20世纪中期和后期,进行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概述新中国在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方面的成就与失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