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P64
比较项目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
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增加“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历史作用
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④指导辛亥革命,对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等起了巨大作用
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局限(了解)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彻底地土地革命纲领
③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比,缺少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等内容
②中共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
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
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
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
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P68
(1)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
相关文章
理论内容
意义或其他
诞生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典范,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成熟
延安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方面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
③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2)科学定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深远影响:(引自人教版相应教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P74
(1)形成过程:
时间
事件
理论成就
意义
1978年
中央工作会议
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认为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坚持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有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和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①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共继续前进的旗帜
(2)主要内容(了解):
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
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
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
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引自《中共党章》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提出背景: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
(2)基本内容: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重要意义:①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重大问题;
②同马毛邓理论是一脉相传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③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④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和中国人民继续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