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教学设计
内容及解析
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欧美三部著名的民主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以及三部法律文献体现的民主思想。
解析
《权利法案》的“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独立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大举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人权宣言》体现了“天赋人权”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
目标与解析
(一)目标
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
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解析
通过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将民主理论渗透到法律文献的重要性。通过比较这三个法律文献所体现的民主思想,领会近代民主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通过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民主化进程中的曲折与艰辛。深刻认识民主化进程是人类追求进步的表现。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本课内容,学生之前就有接触,所以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关键是让学生分析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般流程,使学生掌握民主思想与理论转化为民主制度的必由之路是首先写入法律文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将三个法律文献的内容、影响分别归纳总结。比较三个文献,深入理解其涵盖的民主思想及相互间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运用史料,深化对教材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民主政治的含义(三个层次)——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比较《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小结——练习
(二)教学情景
思考讨论:⑴近代民主理论从提出到付诸于实践,并由民主意识上升到国家意识,为更多的人认可和遵行,一般要经过哪些流程?各程序之间有何关系?
民主政治实现的一般流程: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
民主理论——民主运动——法律文献——制度
三者的关系:民主理论对民主运动进行指导,民主运动是民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中介,而民主理论通过民主运动最后以法律的方式呈现出来。
⑵近代早期主要国家发生了哪些民主运动?产生了哪些法律文献?
学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从思想走向法律的民主
民主思想:近代民主思想的主流主要指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法律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二、主要法律文献
投影:三个法律文献比较表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时间
1689
1776
1789
机构
议会
大陆会议
国民议会
目的
限制王权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原则固定下来。
内容
①国会拥有立法权、征税权;②臣民有请愿权、议员有自由选举和言论自由权利;③法律高于王权,从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①阐述宣言的目的。②民族自决权利、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③历数英国压制北美的罪状。④宣告独立。
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②法律为公共意志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④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人民,
原则
议会至上,限制王权、法律至上
平等与天赋人权(自然权利)、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利(新发展)等
人民主权原则、天赋人权原则、“自由”和“平等”原则、国家分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意义
用法律的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扩大了议会的作用,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强调了 “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建立。
①继承并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②集中表达了美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③第一次把天赋人权载入法律文献,不仅开辟了美国民主化道路,而且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把资产阶级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大革命中法国人民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武器。
②《人权宣言》所阐明的民主与自由思想,为后世各国资产阶级制定成文宪法所采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完善表格内容。依据学生完成情况,选择性讲解。
投影:
思考:从材料看君主的权利受到了哪些限制?制约王权主要采用了什么形式?《权利法案》最的颁布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分析:⑴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⑵法律的形式
⑶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
阅读材料,比较《独立宣言》的天赋人权与洛克的天赋人权的异同点。
相同:都阐述了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不同:洛克把人权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
《独立宣言》把人权概括成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投影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参考答案:1.主要借鉴了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思想。
2. 体现的基本原则: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民主权论。
3. 它实际上宣告了旧政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王权,给政治和法律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其他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对亚洲和中国革命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投影:深化·探究
比较《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
引导学生从理论基础、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讨论。形成认识。
投影:
小结
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英、美、法先后出现了这三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意志的法律文献,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法律依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他们所体现的还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和时代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后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