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阅谈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权利法案》及《王位继承法》等文献的具体内容,从而了解英国资严阶级革命后国王权力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君主立宪制”这一政治名词的内涵;结合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去了解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以及英国议会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从而加深学生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辅助认识、学习历史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学习本课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实现在知识的迁移中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充分运用比较法和实践模拟法。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和国会之间的关系与1688年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国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模拟,在比较和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君主立宪制较封建君主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理解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 难点:本课涉及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点——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 [教具] 图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首相布莱尔> 二、教学内容分析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来最大限度地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叙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即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过和英国在19世纪后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所呈现的新特点。其中前者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几个部分的描述,来展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成为本课内容的核心。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这两幅图片是英国当今政坛二大风云人物,一位是头戴王冠、精神矍铄的老人,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另一位是英国首相布莱尔。随着历史的变迁,当今的女王和首相与中世纪相比,其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权威人士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即使将女王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当今女王是虚君,没有实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这体现了今天的英国实行何种政体吗?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根本上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的 [教师讲解] 16、17世纪,英国封建制度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过程: 1640年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护国主政治 光荣革命 斯图王朝专制统治 3、意义: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 [教师讲解]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是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教师提问] 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有力的提出了《权力法案》,《权力法案》的提出又从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呢? [学生回答] (1)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 (2)内容: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 2、[教师提问] 为了进一步限制王权,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又进一步限制了王权,而提高议会权利的? [学生回答] 《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从以上我们来想一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解]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把实际的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从而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第一个阶段。这些法案包括: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君权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学生活动] 史料链接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答: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国家权力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 [教师讲解] 君主权力衰微,议会权力不断提高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总趋势,但是当时行政权仍然掌握在国王手中,请同学们思考议会又是怎样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的?下面我们学习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 (三)、发展——从小密室到“第三院”的演变 [教师提问] 阅读课文,找出议会通过什么制度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的? [学生回答] 内阁制 [教师提问] 内阁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内阁制的形成 (1)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教师提问] 责任内阁制度形成后,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学以致用] 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这是行使行政权的内阁集体作出的结果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思考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教师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 会负责(分权制衡、议会至上) 2、君主统而不治(虚君) 3、选举权的扩大 4、内阁权力膨胀 5、政党政治 [知识总结]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限制王权的一列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逐步形成、完善的?以及内阁所控权力的演变? 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巩固练习] 1.17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登基的国王是: A.克伦威尔 B.威廉三世   C.詹姆士二世   D.乔治一世 2.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 3.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 A.剥夺国王的权利 B.按宪法选举国王 C.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 D.加强人民的权利 4.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加强了 A.议会的权力  B.国王的权力C.内阁的权力  D.首相的权力 5.英国内阁的第一位首相是 A.克伦威尔  B.乔治一世  C.沃波尔    D.威廉三世 6.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③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④工人取得普选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内阁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C.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8.被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的是: A.上院   B.下院   C.国王 D.内阁 9、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给各自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C 6.C 7.C 8.D 9.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成为近代强国。  中国: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朽,造成了中国近代落伍于世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