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2.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马可波罗行记》、寻金热、科技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商业革命。 (2)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认识到“商业革命”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4)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5).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表格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以及与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对比; (2)问题探究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最前列? 从几位航海家身上我们应学习什么精神? (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3)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5.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教材,设计制作或选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 (2)学生: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新航路开辟中相关人物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讨论。 二、学与教的过程 【导课问题设计】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设问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导入本课。 问题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应该是那一事件?(学生回答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显示字幕】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展示图片】郑和的头像和郑和远洋航行时的大海船。 【播放声音资料】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问题2:那么,欧洲航海家最早的远洋航行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引导学生计算时间并回答)大约在15世纪中后期,西欧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出现了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显示标题】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屏幕背景:蓝色的海洋和海船)。 【正文问题设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5课,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500年前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伟大胆识和气魄。 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并进行总结归纳。 【展示图片】中国的罗盘针和西欧多桅多帆海船。 归纳要点:(1)、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2、航海技术的进步(软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3)地图的绘制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 4、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5、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尤其要突出:中国罗盘针在欧洲海船上的广泛应用,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问题2: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组员扮演西欧君主、贵族、商人等各阶层角色,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大字部分“一切为了香料”,并进行总结归纳。 归纳要点: 1、《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2、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因奥斯曼国家的控制而受阻。 3、高额利润使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蹊径,通往东方。 4、处于动乱中的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向外扩张。 5、基督教会向外传教,进行“圣战”成为重要推动力。 【教师总结】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具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问题3:最先扶持开辟新航路的是哪几个国家? 【学生回答】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问题4: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主要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 【展示图片】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 【显示字幕】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人物简介。 【学生活动】亲身体验,重走新航路。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准确把握每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航线,区分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扶持的是哪几条新航线、并注意在开辟方向上有什么不同。 【显示字幕】填充新航路开辟简表。 ? 时间 航海家 开辟的新航线 扶持国家 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总结】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会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5: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显示字幕】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1)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在当时非洲的咖啡为什么会出现在美洲人的餐桌上? (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黑人是不是自古就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三则资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亚洲、非洲同美洲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玉米的原产地在哪里?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欧洲的?非洲的咖啡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美洲的?生长在非洲的黑人为什么去了美洲? 【教师总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59页,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1)对西欧: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在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全球: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结束语】勇敢探索的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课外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而中国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