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交流展示】 1.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 例题1.下列哪组生物可和无机环境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 A.水藻、鸟 B.小鱼、大鱼 C.小草、昆虫、细菌 D.水藻、虾 【探究点拔】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例题2.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 ) A.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 B.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成分间的概念模型。(用箭头表示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补充)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分解者 3、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的食物链,并分析食物链的组成及各环节所处的营养级及消费级别。并思考食物网形成的原因。 【典例分析】 例题2.观察并分析下面的食物网,思考: (1)此食物网有_ _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 _ _ _ _ _ _ _ _ 吃虫鸟共占有 个营养级, 分别是 食物网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 _ _ _ _ (2)当草大量减少时,其它营养级的物种数量会怎样变化? 当吃虫的鸟大量减少时食草昆虫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巩固提高】 1.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其中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物部分不正确叙述是--------------------------------------------------( ) 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 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 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 3.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 A.次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5.居于“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减轻鼠害 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水稻→害虫→蛙→蛇,水稻→鼠→蛇。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8.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次级消费者是 ,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 。 (3) 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 。 (4) 该简图中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 的成分是 【迁移应用】 1.在下列生物中,能把生物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是--------------------------------------( ) A.硝化细菌 B.枯草杆菌 C.豆科植物 D.草履虫 2.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 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⑦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4.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 ) ①栅藻 ②蘑菇 ③大肠杆菌 ④硝化细菌 ⑤水绵 ⑥噬菌体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①④⑤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谚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迁移应用】 1.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中,在一定时间内的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A是自养生物。请分析回答: (1) 在这一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营养结构可能是 ; (2) A和B的关系是 ,B和C的关系是 ,种群 可能是草食类动物。 2.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等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 ① 猫头鹰捕食蛇、鼠、鸟; ② 昆虫、鸟、鼠以植物的各个器官为食; ③ 蟾蜍和鸟捕食昆虫; ④ 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 (1) 画出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2) 此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 (3) 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 ; (4) 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上述生物外,还应有 和 。 (5) 小鸟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小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 ; 蟾蜍与昆虫之问的关系是 。 3.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 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 含量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人 参考答案: 【交流展示】 1.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例题1. C 【探究点拔】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必备的物质基础) 生产者(自养生物,能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保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 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保证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例题2. B. 2 3、 蝉 螳螂 黄雀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通过自然选择建立的食物联系,同一消费者取食不同的生物,导致食物链交叉相错构成食物网 【典例分析】 例题2(1)4 草 蜘蛛 青蛙 蛇 猫头鹰 2 竞争和捕食 (2)食草昆虫最先减少,其它营养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减少。当吃虫的鸟大量减少时食草昆虫的数量会减少。 【巩固提高】 1. B. 2. A. 3. C 4. C 5. B. 6. B. 7. C、 8. (1) 5 (2) 戊 甲、乙、丁 丙 (3) 竞争与捕食 (4)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分解者 【迁移应用】 1. B. 2. C. 3. D. 4. D. 5. C. 【迁移应用】 1.(1) A B C (2) 捕食 捕食 B 2.(1) (2) 5 (3) 鸟、蛇、猫头鹰; (4)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5) 捕食和竞争;竞争;捕食。 3.(1)无机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矿质元素等) 光、氧 (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含氧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