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程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过程与 方法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教学重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提问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内容: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二、授新课 〖板书〗(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板书〗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三、当堂反馈 例2(2001年上海卷)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解析 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因此,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对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注意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的唯一选择。 答案 A、B。 四、课堂小结 见本节板书内容。 五、作业: 创新课时P67-68 5.人们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始材料,应该( ) A.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6.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 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 7.下列关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对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8.阅读下列三个事例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 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和 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B 7、AB 8、(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 掠夺式 (3)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附:板书设计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3)离体保护  教学后记:  主备人: 王建友 .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