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年级第二学期 生物 学科 总第 2 课时教案 课题  使用时间: 主备人: 方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简述目的基因的获得、运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导入与检测等常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1.简述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与技术。  教学难点: 1.简述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与技术。  教学方法: 讲述、引导、启发、讨论、探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课前: 一、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1.如何获得目的基因? 2.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来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3.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是什么?为什么要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4.基因工程操作的步骤是什么? 5.在转基因作物抗软化番茄的培育过程中,受体细胞是什么?运载体又是什么?你能否利用基因工程图解来说明这个问题? 6.抗软化番茄抗软化的机理是什么? 7.什么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课本,查找资料一一解决预习提纲提供的问题。    课中: 二、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研习教材。 1.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与技术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图1-4示意的基因工程的主要技术环节,并结合基因工程的工具等有关内容,指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在基因工程技术环节中的应用。 2.积极思维活动——抗软化番茄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引导学生依次认真观察活动中的2个示意图——普通番茄及细胞软化示意图、抗软化番茄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在图1-5中,依照中心法则,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控制下,转录形成mRNA,mRNA指导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下,细胞壁结构被破坏导致细胞软化。 而在图1-6中,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番茄细胞中导入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不为蛋白质编码,而与指导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的mRNA互补配对,使mRNA不能翻译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达到番茄抗软化的目的。 并强调,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是外源的目的基因。 对于活动中的“分析2”,提示学生可以参考图1-6进行设计。 三、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反馈教学效果。 1.在基因工程中,若目的基因是真核生物的某基因,则用鸟枪法和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有差异。下列关于这种差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内含子 B 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含有内含子 C 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D 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2.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③ 3.在基因工程技术中,下列何种目的基因一般以直接分离基因的方法获得( ) A 人的胰岛素基因 B 蚕的蚕丝蛋白基因 C 芽孢杆菌的抗虫蛋白 D 菜豆储藏蛋白基因 4.下列各项中,不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 ) A 抗性基因 B 发光基因 C 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 D 储藏蛋白的基因 5.培育转基因植物时,理想的运载体是( ) A 土壤农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硝化细菌 D 枯草杆菌 6.(多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B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基因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 D 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学生自学教材图1-4示意的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 学生结合基因工程的工具等有关内容,指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在基因工程技术环节中的应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认真观察积极思维活动中的2个示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认真分析图1-5和图1-6。 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图1-6进行设计:如果以大肠杆菌为受体,以人生长激素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生产人生长激素的过程。 学生认真完成课堂检测的题目,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    课后: 四、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自我小结。   板书设计  §1.1基因工程的概述 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与技术 1.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 2.例:抗软化番茄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教学札记   三、其他补充教学资料(各位教师根据各班教学特点选择补充资料,可另附纸) 高 二 年级第二学期 生物 学科 总第 2 课时导学案 课题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课时) 使用时间: 主备人: 方娟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简述目的基因的获得、运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导入与检测等常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3.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二、知识构成: 1.如何获得目的基因? 2.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来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3.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是什么?为什么要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4.基因工程操作的步骤是什么? 5.在转基因作物抗软化番茄的培育过程中,受体细胞是什么?运载体又是什么?你能否利用基因工程图解来说明这个问题? 6.抗软化番茄抗软化的机理是什么? 7.什么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三、学法和自检: 1.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需要用CaCl2处理的环节是( ) A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2. 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 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 DNA→RNA→蛋白质 B RNA→DNA→蛋白质 C DNA→蛋白质→RNA D RNA→蛋白质→DNA 3. 基因工程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科学家___发明的,该项技术是指在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将目的基因扩增百万倍以上。 课题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课时) 四、达标检测 1. 在基因工程中,若目的基因是真核生物的某基因,则用鸟枪法和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有差异。下列关于这种差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内含子 B 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含有内含子 C 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D 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2. 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3.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下列何种目的基因一般以直接分离基因的方法获得( ) A 人的胰岛素基因 B 蚕的蚕丝蛋白基因 C 芽孢杆菌的抗虫蛋白 D 菜豆储藏蛋白基因 4. 下列各项中,不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 ) A 抗性基因 B 发光基因 C 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 D 储藏蛋白的基因 5. 培育转基因植物时,理想的运载体是( ) A 土壤农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硝化细菌 D 枯草杆菌 6.(多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B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基因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 D 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五、学习小结和课外作业: 1、学习小结: 2、上本作业: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3、课本或资料选题:课本15页“评价指南”第3、4、5、7、8题。 4、补充练习: A 1. 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分泌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将导致定向的变异 B 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C 宜采用人工合成法获得目的基因 D 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能促进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 A 鸟枪法 B 转录法 C 反转录法 D 合成法 B 3.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A是基因工程中的_ ___ 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 (2)过程B、C分别为__ (3)进行过程D时,该技术的优势是___ _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