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 教案 【教学目标】 1.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征 3.促使学生透彻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引导学生揭示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征 2. 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 问题引导法 2. 讨论法 3. 图形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做预习准备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参照问题提示,阅读课本,解答并讨论相关知识 分层次展示问题,巡视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组织合适的时间进行讨论  (疑问)通过构建概念图,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构建概念图,并进行展示和讨论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概念图,并结合自己的概念图进行梳理  尝试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将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部分标记出来 书写遗传图解,并通过对遗传规律实质的把握,标记出相关内容,并进行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对遗传图解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正确标记遗传规律的实质部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探索)尝试绘制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 (YyRr)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过程中的染色体及基因行为变化。 在已经完成的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图中,进行基因的标记,并观察体会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的关系 组织学生展示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对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关系的深入思考和讨论交流  (发现)总结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完善概念图 填写学案上关于发现的总结内容,完善自己的概念图,并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并点拨总结,展示完善的概念图  (延伸)如果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还会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结果有变化吗? 思考,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延伸深度和广度  小结整理 自己进行课堂内容的整理和小结,并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  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限时训练,并交流答案 限时训练,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对于暴露的问题进行评价和点拨   【板书设计】 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 基因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染色体 减数分裂(主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