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过程: 师:多媒体展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图,这是科学家做的模拟实验,请同学们参照课本P70上的图观察——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生:观察结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水、甘油、乙醇等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氨基酸、葡萄糖和离子等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师:氧气、水等物质能自由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又通过细胞膜,那么,氧气能否通过细胞膜而进出细胞呢?你是依据什么作出此判断的? 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同学们观察细胞膜与脂双层结构相似的地方。 生: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合成的脂双层结构相似,因此也能让氧气等小分子或苯等脂溶性物质自由通过。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像氧气等这样的物质进入细胞需要什么条件? 展示——初中学过肺泡内气体的交换图 引导讨论:氧气进入细胞需要什么条件? 生:氧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 结论:浓度差(细胞外高于细胞内氧气进入细胞) 师:水分子从溶液浓度低的地方向溶液浓度高的地方扩散,与氧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的实质一样吗?(教师提示水作为溶剂,溶液浓度越低,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越多。) 生:一样,因为水作为溶剂,溶液浓度越高水的相对含量越低。 师:像这样,氧气、水、甘油、乙醇等物质,分子从溶液浓度低的地方向溶液浓度高的地方扩散,这样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板书:自由扩散 ?(1) 条件: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2)例如:氧气、甘油等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 师:我们知道氧气、水、甘油、乙醇等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但象葡萄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我们知道细胞生命活动是离不开葡萄糖,葡萄糖是肯定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这应如何解释?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对此会作出什么大胆的推测呢? 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 引导讨论:葡萄糖分子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是不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生:因为人工脂双层中是没有蛋白质的,可能是蛋白质对葡萄糖的运输起了作用。 师:若证明你的推测,应对模拟实验作怎样的修改? 生:向合成的脂双层中加入蛋白质,观察葡萄糖能否穿过脂双层。 师:科学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展示) 生:葡萄糖分子可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扩散到细胞内 师:葡萄糖的运输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借助载体蛋白质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板书:协助扩散 (1)条件:载体蛋白质和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2)例如: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多媒体动画。 要求学生看完动画后说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异同点? 生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相同之处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生2: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后者必需有蛋白的协助才能实现。 师: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都称被动运输(板书) 师:被动运输使细胞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逐渐减小。但是水生植物丽藻,其细胞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是不是这样,请看表。 教师展示: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离子浓度比的表格 引导讨论:观察此表的数据, 你能得出什么结果?根据此结果,联系已有的知识,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观察结果:丽藻细胞液中一些离子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很多。 生1:池水中的离子可能不断地进入丽藻细胞 师:这些离子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是不是被动运输? 生2:我认为不是被动运输,因为细胞液中离子浓度高于池水,他们逆浓度梯度运输, 师:逆浓度梯度运输,你认为细胞应该怎样完成呢?(如上坡和下坡) 生3:要消耗能量, 师:可能还需要其他条件? 生4: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师:同学们看一些离子运输是不是象我们讨论的一样。 展示:主动运输的多媒体课件 师:这种运输方式,对丽藻细胞有什么意义?[Ks5u.com] 生5: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结论:丽藻细胞主动地选择吸收池水中的离子。 师: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 板书:主动运输 (1)条件:载体蛋白质和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2)例如:离子通过细胞膜 师: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生:主动运输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师: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都是小分子或离子运输的方式,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如何进出细胞,我们下节课将学习。 (三)课堂小结 师:展示表格。(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区别) 生:按表格进行总结。 (四)巩固练习 师:展示训练 生:思考解答。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 1) 条件: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2)例如:氧气、甘油等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 2协助扩散: (1)条件:载体蛋白质和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高考资源网] (2)例如: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 二、主动运输: (1)条件:载体蛋白质和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2)例如:钠离子通过细胞膜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