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授课年级 高一 学校 梁河县第一中学 教师姓名 杨世雄 [  章节名称 第二章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本节共有三大问题: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 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出发点,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展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本设计的主旨在于创建和谐,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学习者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所以要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有更深的认识,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细胞组成结构,掌握有关细胞学学习的方法。 2.学生一般都知道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有关生物学的问题,但缺乏对相关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 3. 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得很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重要性;   知识与技能: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课堂活动中亲历“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过程,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发现问题的明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物学的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措施:通过演示PPT中的图片和教师讲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例子,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多糖的种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措施:结合课件的某一类比例子的视频播放,教师讲解和启发学生分析多糖的种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掌握生物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1.以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物和了解细胞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及对问题和问题价值的敏感性; 3.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学习过程,加深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 4.通过向学生发放问题登记表对学生课堂学习和活动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的良好习惯 5.?通过“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学习,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展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本设计的主旨在于创建和谐,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6、通过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合作欲。在教学设计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及时有反馈有评价,使学生所学就有所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到位。  依据的理论 教师通过实例的分析和讲演结合,克服对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直观性和片面性,使学生提升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来了解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了解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 掌握 PPT 边播放边讲解 较好  实例说明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 掌握  PPT 边播放边讲解 较好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 掌握 PPT 边播放边讲解 较好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关于细胞中糖类问题的实例 6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使学生积极思索配合教学  讲解新知识 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14min 播放、讲解 学生们认真听讲 使学生初步了解问题的来源  活动体验,亲身感受 联系生活、结合课本和表格列举细胞中的各种糖类, 8min 提问 学生们回答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专题分组讨论 说明细胞中的糖类新认识 12min 组织和引导 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  进一步讲解新知识 讲解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8min 播放、讲解 学生们认真听讲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大组交流 说明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新认识 12min 组织和引导 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  总结 本节教学内容总结 10min 教师 学生们认真听讲 总结本节内容并安排作业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 2、通过师生交流,了解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联系实践生活中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3、创设情境,引出活动1: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细胞中的糖类的种类及作用。 4、教师阐述知识点,并作相关演示引导学生论述细胞中的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活动2:学生举例继续探讨细胞中的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5、总结  教 学 反 思 1.本节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注重并体现了导学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思考题,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讨论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在思考与讨论中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较高。本节课不仅重视教学过程的导学制,还注重结果的验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从课堂反应和习题反馈来看目标达成度较高。 3.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让学生探究讨论时,个别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没有充分调动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争取有更多的收获。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