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课题研究、放眼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O2、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 师 刚才演示的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生 O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分别属于扩散和易化扩散方式,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推进新课  板 书: 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教师投影显示三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表,要求学生讨论归纳完成下表:[高考资源网]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Ks5u.com][Ks5u.com] 被动运输[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高考资源网] 主动运输[ks5u.com]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方向 高浓度向低浓度 高浓度向低浓度 低浓度向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作用 被选择吸收的物质能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能保证生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师 生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由此表明生活细胞细胞的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通透性。 教师设疑引入课题研究:死亡的细胞细胞膜是否也具有选择通透性呢?  板 书: 四、课题研究  学生阅读教材P42课题研究内容,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 细胞活性检查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染料排除法是检查细胞活性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细胞损伤或死亡时,某些染料如台盼蓝,可穿透变性的细胞膜与解体的DNA结合,使其着色。活的细胞能阻止这类染料进入细胞内,因而可以鉴别细胞的死活。在显微镜下观察,用台盼蓝染色时,凡折光性强而不着色者为活细胞,染上蓝色者为死细胞。 学生活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设计情况。选择1~2个设计方案,请有关同学作说明,并就此展开讨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测试酵母菌的存活率。 实验器材:酵母菌悬液、台盼蓝染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镊子等。 方法与步骤 (1)制作酵母菌的临时玻片标本。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3)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台盼蓝染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的酵母菌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细胞着色情况,并记录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总数及着色数。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讨论: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在班内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组织讨论: (1)为什么在染色前先观察酵母菌细胞装片? (2)染色后,为什么有的酵母菌呈现蓝色,有的酵母菌细胞不着色? (3)本实验能说明什么? 师生讨论归纳: (1)染色前先观察酵母菌细胞装片,便于进行染色前后对照。 (2)染色后,死酵母菌细胞细胞膜失去选择通透性,染料能进入细胞内与DNA结合而呈蓝色,活酵母菌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台盼蓝染料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不着色。 (3)本实验说明了生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板 书: 五、放眼社会:生物膜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2“放眼社会”,并结合自己课前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途径查找到的“生物膜与工、农、医的关系”的相关内容,交流讨论生物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布置学生以生物膜与工、农、医的关系为主题内容去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交流后归纳生物膜的应用: (1)工业方面的应用:海水淡化处理、污水处理等。 (2)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3)医学方面的应用:研制透析型人工肾。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血液透析仪及人工肾工作原理,并介绍其在医疗上的巨大应用价值。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细胞膜在细胞中的重要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一个组成部分。回顾本章所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同学们要认识到细胞各部分结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板书设计 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四、课题研究 五、放眼社会:生物膜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 设计一个滤去海水中盐分或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案。 方法与步骤: (1)2~3个人一组,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2)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查找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先参观污水处理厂),作必要的记录。 (4)各小组根据收集的资料,讨论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结果与交流: 各小组在班级中说明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交流讨论。 习题详解 1.解析: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生物膜,且生物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说明生物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说明生物膜中有蛋白质。 答案:脂质、蛋白质 2.解析:细胞膜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不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答案:选择通透 3.解析: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扩散速度决定于细胞膜内外浓度差;易化扩散,不仅受细胞膜内外浓度差影响,而且需要载体协助。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简单扩散不受蛋白酶影响,乙醇、二氧化碳为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膜,而氨基酸则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1)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2)A 载体是一种蛋白质,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所以在加入蛋白酶后,简单扩散系不受影响。 (3)简单扩散 主动运输 4.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而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 答案:B 5.答案:甘油进入细胞是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易化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K+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消耗能量。 6.解析: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排布、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细胞膜外有一些糖类,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从结构特点来说,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来说,它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吸水膨胀时,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使磷脂双分子层变薄。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 答案:(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糖被) (2)选择透过性 具有流动性 (3)流动性 (4)b、c、d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