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 秦芹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自然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具体目标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往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存和学会做事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引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源:高考资源网 ]
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否则情感教育就会苍白无力。
一、通过进行对比实现目标
案例一 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爱,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讲计划免疫意义时,教材中只有一句话:“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一句话对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说显得有些苍白。可以从教材插图“江泽民主席给儿童喂脊髓灰质炎糖丸” 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来分析,从小到大注射过哪些疫苗,如果婴儿出生不进行计划免疫,会有什么后果?再展示几幅传染病爆发图片、非洲贫困儿童的图片,经过比对,同学们自然就感受得到生活在我们国家是幸福的,婴儿一出生,医院就给与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通过实验探究实现目标
案例二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护环境,不乱扔废弃物,节能减排
教学反思:现在环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我们教育小孩从小要爱护环境,不乱仍垃圾,垃圾要分类等等,可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光是语言教育是肯定不够的。教材中安排两个模拟实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是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例如各种机动车的尾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没见过算,也不知道酸雨到底有多大危害。实验中,让学生用水和醋酸配置成“酸雨”用来浇灌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酸雨可以使植物死亡。而废电池是每个同学家里面都可以找到的生活用品,那废电池又有哪些危害呢?同样是进行实验探究,用废电池浸出液来浇灌植物幼苗,植物同样死亡。在这两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酸雨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很大。同时也认识到汽车尾气、煤燃烧、废电池中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大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
三、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现目标
案例三: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艾滋病,关心、正确对待艾滋病人
教学反思:在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中安排了艾滋病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能认识并说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教材中有一段文字对该病进行了说明,同学们看完内容能很好的完成知识目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谈“艾”变色的,更别说对一群只有十几岁的小孩,他们对艾滋病的真正了解又有多少呢?当我问他们如果你们遇见了艾滋病人会怎么做呢?很多同学说跑,还有人说不敢跟他接触。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了解来源于资料或者其他人介绍,特别是对艾滋病的后果认识较多,但不清楚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实现在有很多关于艾滋病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中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用多媒体方式形象的展示给同学们,特别是“共用卫生间、蚊子不会传染艾滋病”等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让他们清楚认识艾滋病,能正确看待艾滋病及其病人。
四、通过角色扮演实现目标
案例四:八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教学反思:关于生物从哪里来,是怎么样进化的,有很多传说,古往今来无数学者为之争论,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英国北部的小城曼切斯特的桦尺蠖会告诉你答案。1850年,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浅色多,深色少。1950年,桦尺蠖深色多,浅色少。那是因为桦尺蠖生活环境的颜色发生变化。学生扮演捕食者,不同颜色的纸片为“猎物”,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发现幸存最多的就是和背景色相近的“猎物”。在这角色扮演中可以挖掘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物进化的原因,就是适者生存。
五、通过亲身体验实现目标
案例五: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反思:国家很重视国民的身体素质,现在有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3节体育课、课间操等来保障中学生的身体锻炼。有些同学不以为然,会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锻炼身体可以不认真。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和深深呼气可以感受到胸廓的变化,教材中安排“测量胸围差”实验,即每一个同学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围长度之差。每一个同学的胸围差相同吗?哪样的同学胸围差比较大呢?通过同学们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胸围差大一些,其实在体检中会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也要大些,肺功能强一些。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会积极认真参加体育锻炼。[来源: ]
除了以上列举出来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联系实际、道具演示、实物展示等方法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很自然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在生物教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是一个难题,如何让生物课堂充满灵动、活力和激情,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地改善,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完美。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