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复习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 贾宏 一 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II)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II)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学情掌握基础知识及准确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情况,突破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难点,提升能力。 三 教学分析与策略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使用了11幅插图穿插教学,力图通过图文结合,在回顾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把抽象的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反射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细胞间的传导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由于部分知识涉及到初中生物及物理基础知识,虽不为教学重点,但需要作必要补充说明和拓展。 2.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越秀区的普通特色完全中学,生源属于E组。本次公开课授课对象为我校理科普通班学生。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遗忘率较高,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知识再现及迁移能力比较缺乏。由于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常有不按时完成作业情况出现,但学校及级组管理到位,普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仍旧保持良好。 3.教学策略 本节一轮复习课采取课前先让学生进行“前测”摸底,通过分析学生做题情况,找准学生薄弱环节,结合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巩固复习基础知识,强化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回归课本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做笔记。 课前测,细分析;重引导,精讲评;课后练,勤回归。 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一 神 经 元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1.前测梳理 2.温故知新 3.基础回归 绘画1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连接图示: 提问完成 答案展示 强化学生对于神经元结构的认识。 源于课本并结合初中生物知识讲解。 突出神经纤维的讲解。 深化学生对于神经元基础结构的理解。  二 反 射 弧 的 结 构 及 功 能 1.前测梳理 2.典例剖析 (检测)(1)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 (检测)(2)没有感觉产生,一定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 (检测)(3)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回归课本 (略) 提问完成答案展示 挖掘易混淆知识点 部分典型错误释因 提高学生再认书本基础知兴趣。 典例分析,加深反射弧结构完整性的理解。  三 兴 奋 在 神 经 纤 维 上 传 导 1.前测梳理 (1)右图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中,给予一定刺激后,电流表中指针偏转的情况分别为:1 2 3 4 (2)右图A为 电位,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 的电位变化,由 变为 。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的存在而发生 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 右图C可知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将兴奋向 传导。(补充若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 同时传导。) 2.典例分析 (检测)(1)选择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检测)(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①③⑥⑤②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荷的存在而发生电位差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3.回归课本(略) 教师引导下认真回归课本,通过练习反馈完成变式训练。 加强对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理解,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四 兴 奋 在 神 经 元 上 的 传 递 1.前测梳理 2.典例分析 (双选)(1)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F到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单选)(2)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发生2次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射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教师引导下逐步完成对于神经细胞间兴奋传导知识概念的梳理和理解。 挖掘学生薄弱环节,逐一落实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的特点。 引导逐一分析选项,运用原理明晰概念内涵和外延。  小 结 呈现学生前测中常见错误回顾及重、难点知识再现。  体现有效性教学。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