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各种数列问题在很多情形下,就是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列问题中,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问题往往是解决数列难题的瓶颈。本文总结出几种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定义法 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的方法叫定义法,这种方法适应于已知数列类型的题目. 例1.等差数列是递增数列,前n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设数列公差为 ∵成等比数列,∴,即 ∵, ∴………………………………① ∵ ∴…………② 由①②得:, ∴】 点评:利用定义法求数列通项时要注意不用错定义,设法求出首项与公差(公比)后再写出通项。 二、公式法 若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与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可用公式求解。 例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 当时,有  ……,   经验证也满足上式,所以 点评:利用公式求解时,要注意对n分类讨论,但若能合写时一定要合并. 三、由递推式求数列通项法 对于递推公式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以通过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有时也用到一些特殊的转化方法与特殊数列。 类型1 递推公式为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2004全国卷I.22)已知数列中,,其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3. 已知数列满足,,求。 解:由条件知: 分别令,代入上式得个等式累加之,即  所以 ,  类型2 (1)递推公式为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 (2004全国卷I.15)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a1+2a2+3a3+…+(n-1)an-1(n≥2),则{an}的通项   例4. 已知数列满足,,求。 解:由条件知,分别令,代入上式得个等式累乘之,即  又,  (2).由和确定的递推数列的通项可如下求得: 所以, ,,依次向前代入,得 , 简记为 ,这就是叠(迭)代法的基本模式。 (3)递推式: 解法:只需构造数列,消去带来的差异. 例5.设数列:,求. 解:设,将代入递推式,得   …(1)则,又,故代入(1)得 说明:(1)若为的二次式,则可设;(2)本题也可由 ,()两式相减得转化为求之. 例6.已知, ,求。 解: 。 类型3 递推公式为(其中p,q均为常数,)。 解法:转化为:,其中,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2006.重庆.14)数列中,若,则通项 例7. 已知数列中,,,求. 解:设递推公式可以转化为即.故递推公式为,令,则,且.所以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所以. 类型4 递推公式为(其中p,q均为常数,)。 (或,其中p,q, r均为常数) (2006全国I.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项的和, (Ⅰ)求首项与通项; 解法:该类型较类型3要复杂一些。一般地,要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得: 引入辅助数列(其中),得:再应用类型3的方法解决。 例8. 已知数列中,,,求。 解:在两边乘以得: 令,则,应用例7解法得: 所以 类型5 递推公式为(其中p,q均为常数)。 解法:先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其中s,t满足,再应用前面类型3的方法求解。 (2006.福建.理.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9. 已知数列中,,,,求。 解:由可转化为 即或 这里不妨选用(当然也可选用,大家可以试一试),则是以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应用类型1的方法,分别令,代入上式得个等式累加之,即 又,所以。 类型6 递推公式为与的关系式。(或) 解法:利用进行求解。 (2006.陕西.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数列{an},其前n项和Sn满足 10Sn=an2+5an+6且a1,a3,a15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的通项an  例10.数列前n项和.(1)求与的关系;(2)求通项公式. 解:(1)由得:,于是  所以. (2)应用类型4的方法,上式两边同乘以得: 由.于是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 类型7 双数列型 解法:根据所给两个数列递推公式的关系,灵活采用累加、累乘、化归等方法求解。 ◆例11. 已知数列中,;数列中,。当时,,,求,. 解:因 所以 即…………………………………………(1) 又因为 所以…… .即………………………(2) 由(1)、(2)得:,  四、待定系数法(构造法) 求数列通项公式方法灵活多样,特别是对于给定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通常可对递推式变换,转化成特殊数列(等差或等比数列)来求解,该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运用待定系数法变换递推式中的常数就是一种重要的转化方法。 1、通过分解常数,可转化为特殊数列{a+k}的形式求解。一般地,形如a=p a+q(p≠1,pq≠0)型的递推式均可通过待定系数法对常数q分解法:设a+k=p(a+k)与原式比较系数可得pk-k=q,即k=,从而得等比数列{a+k}。 例12、数列{a}满足a=1,a=a+1(n≥2),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解:由a=a+1(n≥2)得a-2=(a-2),而a-2=1-2=-1, ∴数列{ a-2}是以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a-2=-() ∴a=2-() 说明:通过对常数1的分解,进行适当组合,可得等比数列{ a-2},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13、数列{a}满足a=1,,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解:由得 设a,比较系数得解得 ∴{}是以为公比,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  例14.已知数列满足,且,求. 解:设,则,是 以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点评:求递推式形如(p、q为常数)的数列通项,可用迭代法或待定系数法构造新数列来求得,也可用“归纳—猜想—证明”法来求,这也是近年高考考得很多的一种题型. 例15.已知数列满足, ,求. 解:将两边同除,得 设,则.令 .条件可化成,数列是以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 . 点评:递推式为(p、q为常数)时,可同除,得 ,令从而化归为(p、q为常数)型. 2、通过分解系数,可转化为特殊数列的形式求解。这种方法适用于型的递推式,通过对系数p的分解,可得等比数列:设,比较系数得,可解得。 (2006.福建.文.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 (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16、数列满足=0,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分析:递推式中含相邻三项,因而考虑每相邻两项的组合,即把中间一项的系数分解成1和2,适当组合,可发现一个等比数列。 解:由得 即,且∴ 是以2为公比,3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 利用逐差法可得 = = = = ∴ 例17、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得设 比较系数得,解得或 若取,则有 ∴是以为公比,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 由逐差法可得 = == 说明:若本题中取,则有即得 为常数列, 故可转化为例13。 例18.已知数列满足,,求. 解:设 或 则条件可以化为是以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问题转化为利用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的问题,解得. 点评:递推式为(p、q为常数)时,可以设,其待定常数s、t由,求出,从而化归为上述已知题型. 五、特征根法 ◆1、设已知数列的项满足,其中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出一个方程则当时,为常数列,即,其中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 ◆例19.已知数列满足:求 解:作方程 当时, 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 2、对于由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方程,叫做数列的特征方程。若是特征方程的两个根,当时,数列的通项为,其中A,B由决定(即把和,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当时,数列的通项为,其中A,B由决定(即把和,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 例20: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法一(待定系数——迭加法) 由,得 ,且。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 。把代入,得 , , ,  。 把以上各式相加,得 。 。 解法二(特征根法):数列:, 的特征方程是:。 , 。 又由,于是  故 3、如果数列满足下列条件:已知的值且对于,都有(其中p、q、r、h均为常数,且),那么,可作特征方程,当特征方程有且仅有一根时,则是等差数列;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时,则是等比数列。 (2006.重庆.文.22).(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已知,得,其特征方程为,解之,得 , , 。 例21、已知数列满足性质:对于且求的通项公式. 解: 数列的特征方程为变形得其根为故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使用定理2的第(2)部分,则有  ∴ ∴ 即 例22.已知数列满足:对于都有 (1)若求(2)若求(3)若求 ◆(4)当取哪些值时,无穷数列不存在? 解:作特征方程变形得 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特征根依定理2的第(1)部分解答. (1)∵对于都有 (2)∵ ∴   令,得.故数列从第5项开始都不存在, 当≤4,时,. (3)∵∴ ∴ 令则∴对于 ∴ (4)、显然当时,数列从第2项开始便不存在.由本题的第(1)小题的解答过程知, 时,数列是存在的,当时,则有 令得且≥2. ∴当(其中且N≥2)时,数列从第项开始便不存在. 于是知:当在集合或且≥2}上取值时,无穷数列都不存在. 说明:形如:递推式,考虑函数倒数关系有 令则可归为型。(取倒数法) 例23: 解:取倒数: 是等差数列, 六、构造法 构造法就是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充分剖析,有时会联想出一种适当的辅助模型,如某种数量关系,某个直观图形,或者某一反例,以此促成命题转换,产生新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就是“构造”.若已知条件给的是数列的递推公式要求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此类题通常较难,但使用构造法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由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显然,对于一些递推数列问题,若能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造方法. 例24: 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等式:成立,求的通项an. 解:, ∴ ,∵,∴. 即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 ∴ 例25: 数列中前n项的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当n≥2时,  令,则,且 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构造差式与和式 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构造出某个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然后采用迭加的方法就可 求得这一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6: 设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解:由题设得. ∵,,∴. ∴  例27: 数列中,,且,(n∈N*),求通项公式. 解:  ∴(n∈N*) 3、构造商式与积式 构造数列相邻两项的商式,然后连乘也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种简单方法. 例28: 数列中,,前n项的和,求. 解: , ∴ ∴ 4、构造对数式或倒数式 有些数列若通过取对数,取倒数代数变形方法,可由复杂变为简单,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29: 设正项数列满足,(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两边取对数得:,,设, 则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例30: 已知数列中,,n≥2时,求通项公式. 解:∵,两边取倒数得. 可化为等差数列关系式.  ∴ 总结方法比做题更重要!方法产生于具体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归纳总结:若数列满足为常数),则令来构造等比数列,并利用对应项相等求的值,求通项公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