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教时
教材: 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区间。
目的: 要求学生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继而要求学生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区间的概念。
过程:
一、复习:函数的概念
提出课题:函数的表示法。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有三种: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解析法:
定义: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它的优点是:关系清楚,容易求函数值、研究性质。
例:加速度公式: (如 )
圆面积公式: 圆柱表面积:
二次函数 (≥2)
又例: 我们可用“零点法”把绝对值符号打开,即:
=
这一种函数我们把它称为分段函数。
三、列表法:
定义: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它的优点是:不必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函数对应值。
例:初中接触过的平方表,平方根表,立方表,立方根表,三角函数表,汽车、火车站的里程价目表等等。
又如:1984-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表。P52
四、图象法
定义: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平时作的函数图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
又如:气象台温度的自动记录器,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略)
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 (见P53)略
它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变化情况。
注意:函数的图象可以是直线(如:一次函数)、曲线(如:抛物线),也可以是折线及一些孤立的点集(或点)。
例四、例五、例六 见P55-56 (略)
(注意强调分段函数概念)
五、区间 见课本P53-54
注意:1)这是(关于区间)的定义
2)今后视题目的要求,可用不等式、区间、集合表示(答案)
3)“闭”与“开”在数轴上的表示
4)关于“+∞”“(∞”的概念
六、小结:三种表示法及优点 练习:P56 练习
七、作业: P57 习题2、2 3,4,5,6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