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   (2)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对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难点:   (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 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流,必须保持恒定的电势差,这就要有一种不同于静电力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样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做到这点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 板书:1、电源: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 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但是都标有“1.5V”字样.我们把示教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发现结果确实是1.5V.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1.5V呢?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用电压表测量。 结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板书:2、电源电动势 从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板书: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 例如,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都是1.5V.那么把一节1号电池接入电路中,它两极间的电压是否还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电路如图所示,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实验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要用旧的干电池)  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降为1.4V,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 闭合电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接在电源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内电压.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验来研究闭合电路中电动势和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 板书:3、内电压和外电压 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重点说明内电压的测量.实验中接通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其阻值减小,由两个电压表读出若干组内、外电压 和 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 结论: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 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 . 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板书: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在图1所示电路图中,设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 , ,那么 ,电流强度 ,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板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表达式为 . 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电源恒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随电路的外电阻变化而变化;当外电路中的电阻是定值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有关. 板书:路端电压 1、随外电阻 变化的规律 路端电压 随外电阻 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图3所示电路,  4节1号电池和1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组成电源(因为通常电源内阻很小, 的变化也很小,现象不明显)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是如何随 变化? 从实验出发,随着电阻 的增大,电流 逐渐减小,路端电压 逐渐增大.怎么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 因为 变大,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又因为 ,则路端电压增大. 我们得出结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一般认为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初中我们认为电路两端电压是不变的,应该是有条件的,当 →无穷大时, →0,外电路可视为断路, →0,根据 ,则 ,即当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电压,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当 减小为0时,电路可视为短路, 为短路电流,路端电压 . 板书5: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断路时, →∞, →0, ;短路时, , . 电路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如下  四、讲解例题 例题1 如图1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6Ω,定值电阻,。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当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求电源电动势E及内电阻r。 ?解析: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为R=6Ω,这时变阻器R与电阻并联后再与电阻串联,此时外电阻  此时干路电流,从而有 E=3+r ① 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则外电阻  此时干电流,从而有 E=2+2r ② 由①、②式得 3+r=2+2r 解得 r=1Ω,E=(3+1)V=4V 五、总结 六、作业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