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电势能和电势 【教学目标】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3.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推导: 2、特点:在任何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只与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 1、电势能(Ep):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 ①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势能→其它形式的能 ② 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其它形式的能→电势能 (2)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的变化类似,但更复杂(因电荷有正负)。 (3)电子伏特(eV):1eV=1.6×10-19 J 3、电势能零点的规定:一般情况规定大地或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如上式若取B为电势能零点,则A点的电势能为:  4、电势能的正负: (1)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 (2)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5、比较电荷在电场中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方法:根据静电力做功来判断。 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三、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与试探电荷无关)() 2、单位:伏特(V) 1V=1J/C 3、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4、零电势位置的规定:通常取大地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5、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四、等势面 1、定义:电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2、等势面的性质: (1)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2)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3)等差等势面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的强弱: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4)任意两个电势不等的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 3、等势面的用途: (1)利用等势面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能的性质。 (2)利用等势面绘制电场线。 4、几种带电体的电场线及等势面 (1)孤立的点电荷: (2)等量同种点电荷: ①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② 连线的中垂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 (3)等量异种点电荷: ①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② 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 (4)带电的纺锤体: (5)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 【课外作业】 1、教材:P5——(3) 2、学海导航:P2——4 【教学后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