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1.了解波产生的过程 2.理解波是一种运动过程 3.知道介质中的质点的运动特点 【重点难点】 1、横波的形成和传播; 2、质点的振动和波的传播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 软绳、音叉、软弹簧、波动演示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波的实例:水波、长绸舞、红旗迎风飘扬 【演示】抖动一根软绳使其形成一列波。 2、波的形成原因: 【课件演示】 (1)介质(绳子)可以看成由许多质点组成,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2)前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带动相邻的后一个质点振动,但后一个质点的振动总是比前一个质点的振动滞后; (3)振动这种形式的传播形成波。 二、机械波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1)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 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3、机械波的特点: (1)各质点的振动频率(或周期)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或周期); (2)沿波的传播方向,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但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3)机械波在传播时,介质中的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波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4)波也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5)波还能传递信息。如:无线电波、光波 三、机械波的分类(从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来分)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1)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 (2)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演示】用一根长而软的螺旋弹簧演示纵波。   (1)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密部。 (2)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疏部。 3、(1)横波只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气体中传播;纵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波是纵波。(声波的形成) (3)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 【课内练习】 【例1】关于机械波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A. 在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起发生迁移。 B.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一起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沿波的传播方向往复振动。 C.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D.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是相同的。 【例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C.振源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动也就立即停止。 【课外作业】 教材P48——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