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周期和频率 【教学目标】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高考资源网] 3.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重点难点】 1、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 2、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振幅(A)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2、意义: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 3、振幅和振动位移: (1)振动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 (2)在振动过程中,振动位移时刻在变化,但振幅是一定的(不变的)。 (3)在数值上振幅等于位移的最大值。 二、周期(T)和频率(f) 1、全振动:振动物体往返一次的运动,称为一次全振动(以后完全重复原来的运动)。 【例1】举例分析什么是一次全振动。 [Ks5u.com] 2、周期: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3、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的频率。  4、意义: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周期越大,振动越慢;频率越大,振动越快。 5、固有频率: (1)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与振幅无关,只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说明】① m ——振动物体的质量;② k ——回复系数。 (2)固有频率(或固有周期):[高考资源网KS5U.COM] 【例2】一物体从平衡位置出发做简谐运动,经历了10s的时间,测得物体通过了200cm的路程,已知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Hz,该振动的振幅为多大? 分析:一个周期内,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L=4A。 【例3】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幅为4cm,频率是2.5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起经过2.5s时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个是多少? 【例4】一质点在OM直线上作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在振动过程中,从它离开平衡位置向M点运动时开始计时,经过0.15s到达M点,再经过0.1s第二次到达M点,则其振动频率为多大? 【课外作业】 教材P24—(1)、(2)、(4) 【教学随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