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知识梳理
【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同时性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测量:测力计6.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1)万有引力:存在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随距离增大而减弱(2)电磁相互作用:存在电荷及磁体之间,随距离增大而减弱(3)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中的核子之间,作用范围约10-15m(4)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中,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只有它的10-12
【三种常见的性质力】 1.重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可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注意:地球不同位置,竖直向下方向不同 (4)作用点:重心 重心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决定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的质量分布。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薄板(几何体是个面)形物体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2.弹力 (1)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2)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限度: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的三要素确定 ①大小: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消失 作用点:所有弹力的作用点都在接触处,受力物体上 ②压力与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没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6)弹簧的弹力 方向: 大小:胡克定律 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 k称为弹簧的经度系数,单位,N/m 适用条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3.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存在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力的三要素确定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受力物体上 方向: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都与接触面相切 ①静摩擦力 大小:0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