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4、物体运动的速度 (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能力目标
在讨论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的过程中,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
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速度矢量性的理解。瞬时速度的推导。
主要教法
讨论法、引导法、类比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速度定义的方法:(培养同学们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
路程越大
时间相同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路程相同
时间越长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路程越大
时间越短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路程小
时间也短
快慢?
?
路程长
时间也长
快慢?
?
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③ 缺陷:路程不能确切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和运动方向,因而初中定义的速度不能准确反映物体运动中位置变化的快慢。
高中物理:
① 速度定义的方法:(培养同学们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
位移越大
时间相同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位移相同
时间越长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位移越大
时间越短
运动越快
速度越大
位移小
时间也短
快慢?
?
位移长
时间也长
快慢?
?
位移和时间都不同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② 速度的定义: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③ 公式:V=S/t
讨论与交流:比较下列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 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⑤ 单位:国际制(SI制)单位是:m/s ,读做米每秒。
⑥ 意义: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高初中物理的衔接:
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
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的单位:m/s
瞬时速度的意义:反映运动物体每时每刻的运动快慢。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瞬时速率是标量。
速度计: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速度计的指针所指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率。
三.概念的理解与练习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B、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C、平均速率是矢量,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D、瞬时速率是矢量,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E、物体在3秒末的速度是1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F、物体在第2秒的速度是18m/s,指的是平均速度;
G、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每时每刻的运动快慢;
H、瞬时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某同学从教室到宿舍行走的平均速率为V1,从宿舍到教室行走的平均速率为V2,则其往返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
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运动前一半距离所用时间为t1,运动后一半距离所用时间为t2,则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一辆火车沿平直轨道运动,以速度V1运动前4/5的距离,以速度V2运动后1/5的距离,则该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巩固延伸】
如果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5km,并以10m/s和15 m/s的速度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只信鸽以30 m/s的速率从乙车出发,往返其间,当遇到甲车时,立即以相同速率返回,遇到乙车时,又立即以相同速率飞向甲,如此往返。当两车相遇时,请问信鸽共飞行了多少路程?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