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探究静电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考,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了解理想模型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互相作用力问题——库仑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三、教学难点 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是难点。 四、教学与教法 1、用演示复习法引入,注意对比. 2、认真观察现象,理解各步的目的. 3、掌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而不要一味的强调公式的记忆。 五、教学器具: 1、演示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丝绸、碎纸片、毛皮、橡胶棒(2支) 2、定性演示相关物理量间关系:铝箔包好的草球、表面光滑洁净的绝缘导体、绝缘性好的丝线、绝缘性好的支架、铁架台。 六、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初中学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那么排斥或者吸引之间的力究竟是多大呢?引进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点电荷 对比:牛顿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引入质点 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的作用时引入了点电荷,这是人类思维方法的一大进步。 什么是点电荷:简而言之,带电的质点就是点电荷。点电荷的电量、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下来。正像质点是理想的模型一样,点电荷也是理想化模型。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均匀带电球体或均匀带电球壳也可看成一个处于该球球心,带电量与该球相同的点电荷。 理想模型方法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当研究对象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这样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 讨论与交流 一个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点电荷?与研究问题所要求的精确度有无关系? (二)库仑定律 1、方法:变量控制法 2、实验介绍与演示(课本第6页) 观察与思考 1)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距离r的关系 使A、B、C带同种电荷,且B、C的电荷量相等,观察B、C偏角,思考r增大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并记下你的结论。 2)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电荷量的关系 使A、B带同种电荷,观察B的偏角,设B原来的电荷量为q,使不带电的C、与B接触一下即分开,这时B、C就各带的电荷量。保持A、B的距离不变,观察B的偏角,思考当B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 3)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你的结论是什么? 库仑定律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公式表示:若两个点电荷q1,q2静止于真空中,距离为r,则q1受到q2的作用力F为  ,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式中F、q1、q2、r诸量单位都已确定,分别为牛(N)、库(C)、 k=9×109 N·m2/C2 q2受到q1 的作用力F21与F1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介绍库仑扭称实验。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在干燥的空气中,库伦定律也近似适用。 可以这么认为,若不是在真空中,库伦定律中的k的值会发生改变。 (2)关于库伦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 有人直接根据库伦定律的公式得出:距离r→0时,F→∞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当r→0时,两电荷已失去作为点电荷的前提条件,不能用库伦定律进行计算它们之间的力。 ② 当两点电荷均静止或只发生一个电荷的运动时,库伦定律适用;当两点电荷均运动时,库伦定律不适用。 ③ 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当然也可将q1 、q2带符号运算,F为“+”表示斥力,F为“-”表示引力。建议使用第一种方法。 ④ 当一个点电荷受到多个点电荷的作用,可以根据力的独立原理(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求出合力。 ⑤ 库伦力也叫静电力,是“性质力”不是“效果力”,它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具有自己的特性,同样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不要认为电荷量大的电荷对电荷量小的电荷作用力大。在实际应用时,与其他力一样,受力分析时不能漏掉。 ⑥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形式上非常的相似,而且这两种力都是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可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时) (三)库仑定律的应用 【例1】两个点电荷q1=1C、q2=1C相距r=1m,且静止于真空中,求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 这时F在数值上与k相等,这就是k的物理意义:k在数值上等于两个1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例2】真空中有A、B两个点电荷,相距10cm,B的带电量是A的5倍。如果A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是10-4N,那么B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应是下列答案中的哪一个? A.5×10-4N B.0.2×10-4N C.10-4N D.0.1×10-4N 解:根据牛三定律,应选C。 【例3】 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电量q1=2C正电荷,q2=4C负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r且静止,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1)今将q1、q2、r都加倍,相互作用力如何变?[来源: ] (2)只改变两电荷电性,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3)只将r 增大4倍,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4)将两个小球接触一下后,仍放回原处,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5)接上题,为使接触后,静电力大小不变应如何放置两球? 答 (1)作用力不变。 (2)作用力不变。[ (3)作用力变为 ,方向不变。 (4)作用力大小变为,方向由原来的吸引变为推斥(接触后电量先中和,后多余电量等分)。 (5)将带电体间距距离变为 。 (第三课时) 三个自由的点电荷只受库伦力的平衡条件. 【例4】a、b两个点电荷,相距40cm ,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 ,且q1=9q2 ,都是正电荷。现引入点电荷c,这时a、b、c三个电荷都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试问:点电荷c的性质是什么?电荷量有多大?它放在什么地方? 解: 点电荷c应为负电荷,否则三个正电荷相互排斥,永远不可能平衡。 由于每一个点电荷都受另外两个电荷的作用,三个点电荷只有处在同一直线上,且c在a、b之间才有可能平衡。 设c与a相距x,则c、b相距(0.4-x),如果点电荷c的电荷量为q3,根据二力平衡可列方程: 对a平衡有  对b平衡有  对c平衡有  (显然,上述三个方程实际上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联立其中两式,解得 x=30cm 。 所以c应为负电荷,电量为,放在a、b连线上,与a相距30cm,与b相距10cm处。 特点:可记为“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近小远大”。 课后反思: (1)学生在学习三个自由的点电荷只受库伦力的平衡条件容易遇到瓶颈。 (2)学生容易忘记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需强调。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