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这样上才生动 教学片断一:Toaster master speech 导入 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其根本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前常用的课前演讲方式用了很多年,对学生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感觉缺点什么,于是本学期开始采用“Toast master speech(会议主持人演讲)”的方式,尝试后感觉非常不错: 该演讲方式一改以往每个同学轮流演讲就完事的情况,其操作情况如下: 第一步:Prepared Speech 事前准备讲稿的“指定演讲训练” ---被指定做演讲的同学必须依据班级演讲的总体要求,在家中做好准备,并上台演讲,同时准备相应的问题。 第二步:Table Topic Session “即席问答训练” ---此阶段由主持人发问(可为娱乐性、思考性或时事问题)并邀请其他所有同学就演讲者的表现进行打分。 第三步:Evaluation Session “讲评员训练” ---针对第一阶段各个演讲人做个别评论并给予建议,此阶段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不但可以分享经验,拓展知识和词汇量,还能学到给别人提意见的技巧,以及在公开场合下培养语言沟通交际的临场发挥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参与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片段二:故事续接训练 以必修五模块三The steamboat 为例。这是一个马克吐温名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一个片段,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情节非常吸引人,作为一个英语小说,它的故事性、情节性、语言的丰富性来说都适合文章的复述训练,但是由于是节选,有没有准确的结局,这就为故事续接训练提供了练好的机会。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欲望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进而提升了班级的热情和激情。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明确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相关背景等信息。 第二步:扫清文中的词汇障碍以及完成对文章的长难句子的分析。 第三步:分析文中人物的特点,预测可能采取的行动。 第四步:研讨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以及对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的设定的特点。 第五步:小组进行讨论,预测可能的结局,并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呈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