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制作人:王燕 审核人:张宝玉 制作时间:2013年3月  学法指导: 1、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大致了解人物。 2、熟读文章,纠正读音。 3、识记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自主翻译文章。 课前导学: 1、《樗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樗里子、甘茂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对此,明凌稚隆指出:“夫秦素猜忌而残忍之国也,非智囊何以周旋其间而结数主之心耶?此太史公意也。”(《史记评林》)所言当是。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传文中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同时还对当时秦国于其他诸侯国、秦国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了详细记载。 2、 甘罗 《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主要不是靠他的天才,除了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外,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诚如赞论所说:“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在当时即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 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当时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借故推辞。吕不韦无计可施,甘罗自告奋勇,愿去劝说张唐赴任。吕不韦开始不大相信他,甘罗理直气壮地说:“从前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已经12岁了,你就不能让我试一试吗?”吕不韦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甘罗驱车去见张唐,说:“当年武安君白起就因为不服从应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被应侯撵出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的权力比应侯大得多,你违抗他的命令,看来你的死期不远了!”一席话吓得张唐乖乖答应出使燕国。 甘罗又征得吕不韦的同意,按照秦国扩大河间郡的意图到赵国去进行游说,他针对赵王担心秦燕联盟对赵国不利的心理状态,大加攻心,说:“秦燕联盟,无非是想占赵国的河间之地,您如果把河间5城割让给秦国,我可以回去劝秦王取消张唐的使命,断绝和燕国的联盟。到那时你们攻打燕国,秦国决不干涉,赵国所得又岂止5城!”赵王大喜,忙把河间5城的地图、户籍交给甘罗。甘罗满载而归,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河间之地,秦王就封12岁的甘罗为上卿,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赏给他。由于当时丞相和上卿的官阶差不多,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12岁为丞相的说法。 自主学习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樗( )里子 项橐( ) 于兹( ) 何遽( )叱( )乎 破城堕( )邑 未有以强( )也 武安君难( )之 孺( )子 赍( )臣五城 2、仔细阅读课文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通假字? 女焉能行之??????????????????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2?)重点实词? 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 何遽叱乎????????????????????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请为张唐先报赵??? 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甘罗还报秦 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本文情节。 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