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
刘爽
审核人:
张宝玉
制作时间:
2013.2.18
预习引路
在高中语文全套课本中共选《史记》四篇,本文是第一篇,应对司马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今后的学习;本文实词涉及词的本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应很好地加以整理,养成积累的习惯
[知识链接]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 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 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它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自主学习
字音过关
缪公( ??) 避匿( ??) 缪贤( ??)? 汤镬( ??)
虽驽( ??) 肉袒( ??)? 盆缶( ??) 案图( ??)
可予不( ??) 渑池( ??) 诈佯( ??) 列观( ??)
皆靡( ??) 传舍( ??) 甚倨( ??)?? 不怿( ??)
衣褐( ??)? 睨柱( ??)
2、文学常识填空。
(1)《史记》记载了上起_______,下至_______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___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以《史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2)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基础训练
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君幸于赵王 幸:宠幸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 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而:如果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示:给……看 2、“负”字在本文中多次出现,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 负:凭借,倚仗
B.决负约不偿城 负:违背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负:背着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担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大王亦幸赦臣 ②十恶不赦
B. 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②前倨后恭 C. 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②口诛笔伐
D. ①且相如素贱人 ②素不相识4、下面的句子为定语后置句的一句是( ) 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大王见臣列观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B. ①乃使其从者衣褐
②左右欲刃相如 C.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阅读14——16段,完成下列问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克
B. 明年,复攻赵 明年:今年的下一年C. 请奉盆缶秦王 奉:献
D.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怿:高兴 7、全都表明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 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②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④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⑤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⑥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④
【点此下载】